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8|回复: 0

坚守深山4年,国内最长高地温隧道顺利贯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7: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15日,经过1500多名建设者4年多的艰苦奋战,全长15845米的中老铁路玉磨段第81座隧道——新华隧道顺利贯通,为明年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中老铁路是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中铁十一局集团承建的中老铁路玉磨段9标线路全长20.48公里,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境内,其中新华隧道是全线难度最大的高风险隧道,也是国内最长高地温隧道。


施工过程中,全体员工克服了断层破碎带、隧道偏压、滑坡、高地温、高地应力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以及隧道偏压严重、日涌水量达58000方,洞内平均温度在42℃以上,作业面环境温度超过50℃的恶劣施工环境,确保了隧道的顺利贯通。


新华隧道位于亚热带气候区,自然环境温度高,通风降温难度大,再加上施工热源增温,作业面普遍在50℃左右,施工人员无法长时间施工。为此,该项目将每班作业人员从一组增加到两至三组循环作业,每天限定作业时间,每4个小时进行轮换。同时进一步优化通风方案,购置多台制冰机不间断运转,并联合制冷设备厂家,成功研制出功率为90千瓦的制冷“空调”,将作业面温度降低了5℃以上。




针对高地应力带来的围岩变形,施工团队通过加大拱架钢梁尺寸,加密钢筋网等措施有效遏制了这一问题,并克服了突泥涌水等诸多困难。


隧道施工严格按照“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原则。针对隧道围岩地质不稳定现象,项目部注重科技攻关,其中软弱围岩悬臂平台微台阶快速施工法,有效缩短工序间的衔接时间差,降低工序之间的干扰,缩小了掌子面与仰拱之间的距离;增加湿喷机械手,控制初支平整度,缩短作业循环时间,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与进度;加强工序管控与分析,做到日分析,周总结,及时纠偏,创造了单月掘进182米的全线高风险隧道施工纪录。




截至目前,中老铁路9标项目所承建的隧道、桥梁、路基均已贯通,无砟轨道铺设及其余附属工程也将在今年内全部完工。


中老铁路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是“一带一路”、中老友谊的标志性工程,也是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装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带动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地运输效率和水平,同时,也将为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3 21:17 , Processed in 0.0361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