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0|回复: 0

“云雀”助力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 实现我国首次机器人化高海拔环境科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7: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制的“云雀”自主飞行机器人在青藏高原开展高海拔冰川与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实现了我国首次机器人化高海拔环境科考。


青藏高原海拔高、氧气稀薄、气候恶劣多变,尤其是极高海拔区科考活动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人类难以开展工作甚至无法到达,严重制约了青藏科考全面深入持续开展。为此,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国内技术团队,围绕高海拔极端环境下的机器人移动与作业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据悉,“云雀”飞行机器人突破了“稀薄大气中的高效升力系统设计”“高原强风干扰下的自主控制”等技术瓶颈,实现了空气稀薄、强风扰等极端环境下的自主起降、定点/航迹飞行、仿地飞行、动静态障碍物避碰等自主功能。“云雀”具备“携带5公斤科考载荷、抵御7级大风,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飞行近30分钟”的综合能力,是我国首款适应极高海拔环境的科考飞行机器人。






在海拔6000米的廓琼岗日冰川区,“云雀”完成了冰面温度热红外影像监测、冰川三维地形勘测与建模、高空大气温湿压与黑碳通量垂直廓线监测工作;在海拔4730米的纳木错湖,完成了深部水体样品自动化采集和湖水温度垂直剖面实时监测工作。本次应用充分验证了“云雀”的自主作业能力可覆盖青藏高原所有野外科考站和绝大部分冰川区,其兼具垂直起降、定点悬停、精准作业等特点,有望形成全新的精细化、智能化科考作业力量。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第二次青藏科考向无人化、立体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适应大尺度、高时空密度的科考实际需求,提升科考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项目团队下一步将继续提升机器人抵御极端恶劣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探索并突破空地、空水机器人互联协作技术,构建由空中、地面、水面、水下机器人组成的立体化智能科考装备体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帅俊全 李承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3 22:57 , Processed in 0.0630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