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1|回复: 0

继亿吨级大油田之后 渤海湾又有大发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7: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发现首个亿吨级大型油田!”最近,这则消息在朋友圈刷了屏。这个油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如按原油常规采收率,提炼成汽柴油后,可供100万辆汽车行驶20余年。


对中国石油人来说,这不是唯一的好消息。6月初,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对外宣布,在渤海湾这片“淌金流银”之地,“埕北830井”获得日产179吨的高产工业油流。这是继亿吨级大油田之后,渤海湾的又一重大发现。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在接连传出的好消息背后,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立了大功。


当石油勘探的触角深入到渤海湾浅海区域3300米以下地层时,科研人员遭遇了瓶颈。


记者了解到,传统观点认为,由于地下的连通性,造成油气只能在高部位成藏,在低部位的洼陷带很难成藏。一方面,上述“埕北830井”所在地段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地带,截至今年4月底,该地段累计上报探明储量1000余万吨;但另一方面,这一地段正是洼陷带。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宋明水告诉记者,地质人员打破传统,坚定山脚下具有成藏条件的判断,持续攻关并取得成功。如今,“埕北830井”高产,打破了传统观点,以往认为的“贫油带”打出了“富油井”。


随着胜利油田东部探区进入勘探开发中后期,勘探目标具有“薄、小、碎、深”的特点,对地震资料也提出更高要求。“以前用大网捕鱼,当大鱼捕得差不多了,要想再捕鱼,只有织密渔网才能捕着鱼。”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首席专家尚新民用渔网比喻地震技术面临的瓶颈。


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就是尚新民手中“织密了的渔网”。这项技术彻底改写了罗家地区的勘探命运。2018年,在未钻探新井的情况下,利用单点高密度地震新资料,胜利油田在罗家地区渤南油田沙三段上报预测储量852.76万吨。2019年,罗176探井在罗家地区红层获得高产工业油流,打破了罗家地区勘探停滞近十年的困局。


目前,胜利东部探区已实施三维地震面积3.5万平方公里,探明储量33亿吨,平均每10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近1000万吨。


此外,胜利油田还创新形成“组合缝网压裂”“非常规水平井分段压裂”和“二氧化碳辅助降黏冷采”等技术,让老区精细勘探有技可施。近60年来,胜利油田东部探区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约52亿吨。


宋明水表示,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加大新区勘探力度,不断突破自我,才能为“百年胜利”提供资源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3 01:58 , Processed in 0.0352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