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回复: 0

南海科考日志:关于生物分类的讨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7: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30日 星期一 晴 28摄氏度 浪高3级


今天早上我们开始着手搭建实验装置。安装元器件支架、光轴对准、调整高度、避光,电子部件连线、上电、操作软件、读数据、看信号,一切驾轻就熟、顺利如常。只是临时用来做光源的手电筒强度有些抖动,细究才知道它本身是闪烁的,于是从潜器部门借来了连续发光的手电筒。然而,当我们从电脑屏幕上看到信号时,发现成像视野只有10厘米,在图像中只是一个小区域。试了多种方案,放弃电动镜头,直接测透射光的面分布,效果好多了。


中午开始测试透明介质板的光学性质。我们要进行定量研究,加上各种措施,试各种参数,看变化曲线。几番折腾,已到夜深。




下午科学例会。首席彭老师介绍了他昨天下潜的情况。彭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放置水下相机,虽然事前做了非常周密的部署,在现场终归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好在彭老师和潜航员的经验丰富,放置成功。经过测距、评估,达到了预计的效果。彭老师的路线中遇到了一片冷水珊瑚林,有扇状的竹节珊瑚,也有杆状或树状的黑珊瑚等。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排珊瑚,沿着断崖边上一块凸起巨石弧线生长,珊瑚的生长方向与石头的弧线垂直,而且只在石头最突出的那一条弧线上生长。


彭老师等专家认为,珊瑚在水中应该是零浮力的,生长方向与石头表面垂直,没有特定指向,重力对它没有影响,所以才会出现不同指向的珊瑚;同时,在断崖突出石头最外沿生长的珊瑚迎着水流,珊瑚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营养,从而生长特别旺盛。


珊瑚丛有多个品种,甚至有很少见的蓝色珊瑚。关于生物分类,我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专家认为,古典的分类学以形态为依据,而现在很多分类以基因为依据;同源基因的生物可能会因环境长成不同的形态,特别是在深海极端环境下,那么,如何调和它们之间的矛盾?


做大生物研究的专家回应,形态分类和基因分类大致相同,但这种矛盾在多个层次的分类中普遍存在,现代分类相对于古典分类已经做了很多修改。


例会最后,丁老师宣布2号靠港,提醒大家要做好各自房间的卫生,在下船前会组织卫生大检查,还宣布了靠港后的活动。


今天介绍一下刘皓老师。刘皓任职于深海所海洋微生物研究组,从2005年开始从事海洋生物研究。刘老师与我同龄,大高个,精力旺盛,做事干脆利落,吃苦耐劳,与他熟识后交往顺畅,我跟他相互帮忙。他将执行4月1日的最后一潜。


刘老师研究的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洋微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海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以海洋病毒为例,它们在海水表层病毒数量高达109~1010个/升。海洋病毒侵染宿主后利用宿主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合成自身物质,并完成装配、增殖等生命活动,进而裂解宿主细胞,释放子代病毒颗粒,造成宿主细胞的病变和死亡。海洋病毒庞大的数量、广泛的宿主范围及其对宿主的裂解特性使其在调节海洋生态系统中种群的大小和多样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海洋病毒调节细菌数量和代谢活动,是细菌生物量出现大规模减少、消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海洋病毒的裂解作用不仅显著影响宿主的丰度,而且使种群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生物群落演替,调控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群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3 19:21 , Processed in 0.0336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