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3|回复: 0

南海科考日志:围绕珊瑚的各种探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7: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9日 星期天 晴 28摄氏度 浪高3级


今天早上潜器将带着水下相机和吸收机下潜。据说丁老师带着潜航员们从昨晚一直工作到今天凌晨1点。近中午时分,潜器从海底传来布放成功的消息,水下相机将在海底工作一段时间,直到有航次去回收它,希望它一切正常。




上午的一个重要活动是杜老师某专项项目中研发仪器的海试结果评审。评审会按规定邀请多位老师参加,马辉老师主持整个评审。杜老师介绍了项目中研发仪器的情况,带各位老师去现场考察了仪器。大家围绕项目目标、指标展开了认真、细致的评审。杜老师介绍了这次海试中的海洋环境,详细回答了大家的问题。最后,评审会给出了评审意见。






下午科学例会。深海所杨老师带来他昨天下潜情况的介绍。在他下潜的深度,遇到了大量的珊瑚。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吸引了大家——在海底显得鲜艳明黄的珊瑚,取样后放到生物箱时还是黄色,但上岸后变成了黑灰色。有专家提出,这可能与之前“自溶”相似,是珊瑚应激反应之一,并且相比于微量元素因素,珊瑚自身有机成分的变动更有可能导致这个变化。马老师提到,若珊瑚受激后表面结构发生了变化,颜色也可能变化。丁老师提到,大部分珊瑚的暖色调在海底相当于黑色,在海底是一种保护色;也有部分珊瑚有特殊颜色。


冷水珊瑚的生存方式、生存策略目前还是一个谜。珊瑚一般不会生长在太深的地方,但在5000米海底仍然有人见到过冷水珊瑚。这里涉及“碳酸钙极限”,我对这个概念有兴趣,特别申请听取详细解释。有专家解释道,有两个因素限制海水中碳酸钙的形成,一个是从海表到深海海水碳浓度逐步下降,一个是深海pH值比海表要小,导致在3000~4000米以深碳酸钙很难形成,碳酸钙骨骼的冷水珊瑚和硬骨鱼很难生长;但也有例外,比如深海狮子鱼在8000米以深还能看到。


丁老师提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死珊瑚中有个洞,而活的没有洞;这个洞是不是生命相关物质的传输通道?它有什么特殊性?珊瑚与岩石上的连接处是一块白色的薄块,它能让珊瑚与岩石非常牢固地粘合,它会是什么材料……


通过研究冷水珊瑚的习性来研究气候变化、海洋环境变迁,是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今天讨论涉及内容非常丰富。这个航次的科考团队简直就是一部移动的百科全书。我做了很多笔记,学习了非常多知识,涨了不少见识。


我们仍在推进实验装置的搭建,有很多细致、零碎的工作。已经收罗、整理了所有硬件,测试了所有电子部件的性能和控制方式,以及整个实验系统的操作软件,明天开始集成。丁老师晚上突然来实验室找我,给我们提供了一块透明材料,我们将研究它的光学性质。马辉老师和我之前已经商量了多种实验方案。一切按计划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3 05:50 , Processed in 0.06087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