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9|回复: 0

聚苯胺制备及其水污染处理应用取得系列成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7: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固体所科研人员针对聚苯胺的制备及应用领域开展了系统研究,深入探索了聚苯胺在去除废水中六价铬方面的应用,取得了系列进展。该系列研究从聚苯胺纳微结构的制备出发,合成了不同形貌的聚苯胺,同时将聚苯胺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发现聚苯胺对水中六价铬离子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进一步将聚苯胺负载在宏观尺寸的改性纤维球上,在有效去除六价铬离子的同时避免了聚苯胺的二次污染问题,为实现其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聚苯胺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种导电高分子聚合物,不仅有独特的质子掺杂能力、氧化—还原能力、可调节的导电能力、强化学和环境稳定性,同时原料低廉易得、合成工艺简单。因此,对聚苯胺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成为导电聚合物领域的研究热点。


研究团队探索了聚苯胺纳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合成了形貌不同的聚苯胺。结合其独特的氧化还原特性和可逆的掺杂特性,探讨不同形貌的聚苯胺微/纳米结构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研究表明,一维聚苯胺纳米线(管)是一种高效、可再生的去除六价铬离子材料,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物理化学杂志C》上。与其他吸附剂相比,聚苯胺空心球表现出了更高的吸附能力,具有高吸附能力的聚苯胺空心球将在有机染料的废水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成果发表在《材料化学杂志》上。研究人员通过软模板法合成聚苯胺纳微空心球,工艺简单、产量高,为制备聚苯胺纳微结构提供了新的途径,且在污水处理领域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成果发表在《纳米研究通信》上。研究人员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宏观尺寸的纤维球负载聚苯胺复合材料,有效地解决了纳米尺度聚苯胺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成果发表在《纳米研究通信》上。(记者吴长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1 11:35 , Processed in 0.0840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