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7|回复: 0

首个日冕“篝火”理论模型提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欧洲空间局官网和美国《科学》杂志网站4月27日报道,中国和德国科学家携手,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提出了日冕“篝火”首个理论模型。该模型不仅揭示了这些“篝火”是如何被点燃的,还表明这些“篝火”可能对高温日冕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去年,欧洲空间局的太阳轨道器飞船携带的极紫外成像仪发现,宁静日冕中存在大量小尺度瞬时增亮现象,这些亮点看起来就像“篝火”,遍布日冕。欧洲科学家经过分析后发现,这些“篝火”出现在太阳表面以上几千公里的地方,此处的气体被加热到几百万摄氏度。


那么,这些“篝火”是如何形成并被点燃的呢?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陈亚杰、田晖教授与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家携手,通过计算机模拟深入研究了这些“篝火”背后的物理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首个日冕“篝火”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认为,这些在日冕中新发现的很小且微弱的现象,是通过名为“分量磁重联”的物理过程所产生的。这一过程发生后,磁场中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加热了局部日冕大气,形成“篝火”。他们还发现,这些“篝火”释放的能量与日冕加热所需能量相当,表明其对高温日冕的形成可能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科学家进一步揭示“日冕加热”难题。


陈亚杰解释说,太阳大气的底部温度约为5500℃,但最外层大气日冕却维持百万摄氏度的高温。日冕中的高温是如何产生并维持的?这是困扰太阳物理学界数十年的“日冕加热”难题,也是当代天文和空间科学领域最主要的未解之谜之一。


田晖说:“2020年以来,国内外新一代太阳观测设备陆续投入或即将投入使用,未来几年里,基于这些设备能够提供的更多高质量观测数据,并结合当前最先进的计算机数值模型,我们对日冕加热这一难题的理解将得到极大提升。”


该项最新研究得到了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的支持。(记者刘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0 23:48 , Processed in 0.0704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