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6|回复: 0

科学家找到北方草甸草原退化原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重点针对我国草甸和草甸草原生态系统所受干扰强度大、退化机理错综复杂、恢复机制及有效治理技术缺乏等问题,经4年多攻关,找到了原因,弄清了机理,提出了对策。这是记者从今天在京召开的该项目2020年度成果交流暨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项目组成员、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辛晓平介绍,温性草甸和草甸草原是我国生产力最高的草原类型,75%的温性草甸草原、50%的温性草甸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及东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区域的草原面积减少了27.8%,90%草地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属于“十三五”“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重点专项第一批立项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领衔。项目组集中了本领域实力最强的18个同行机构,着重开展草地退化恢复机理、恢复治理技术、生态产业技术创新应用等三方面研究,创建可复制、可移植、系统性的综合治理技术及新型生态产业技术,提出草甸退化草地治理的整套技术方案。


项目主要成果包括:阐明草甸草原多尺度退化机理、退化草甸差异化系统性恢复新理论。构建北方草甸退化草地系统性修复技术体系1套,包括低扰动快速恢复、植被综合复壮、草地稳定重建、土壤定向修复和土壤肥力培育等草地改良治理技术方法12项,区域生态产业技术5项,集成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松嫩平原和寒地黑土区不同区域退化草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5套,集成我国北方草甸草地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生态产业技术整体方案1套,包括针对不同区域生态草牧业产业技术5项,集成以生态草业和畜牧业为核心的产业技术模式3套。搜集评价乡土种质资源,培育适宜饲草作物新品种(系);培育并通过审定抗逆优质牧草品种7个。


项目还申请和颁布行业/地方技术标准15项,建立退化草地综合治理县域以上示范基地5个,以呼伦贝尔示范区为例,退化草原低扰动近自然修复技术通过克隆繁殖显著提高羊草数量66%~85%,增加土壤含水量5%~15%,通过土壤疏松增加土壤含水量12%~20%,降低土壤容重3%~9%。(科技日报记者瞿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0 06:37 , Processed in 0.03430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