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1|回复: 0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 从三方面入手推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的必然选择。而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标配”。


然而为实现“四化”,新能源汽车必须搭载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子)和大量智能化设备,这极大增加了车身的重量,给汽车的节能减排、成本控制和出行安全带来挑战。


“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日前于线上举行的“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微课堂”上,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原诚寅表示,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有助于解决里程焦虑和整车耐久性等问题,“轻量化势在必行”。


“除了‘四化’外,还应该增加‘轻量化’,走‘五化’发展之路。”原诚寅表示,轻量化是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共性技术,是传统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达成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未来单靠提升动力系统或提高排放标准,节能减排效果有限,且一些节能减排技术已进入瓶颈期,因此突破机会很小。”


原诚寅做过一个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如果车重减轻10%,燃油车排放量可减少10%,能耗减少5%~8%;电动车可节省电量4%~5%,续航里程也会提升。车重降低,还可缩小汽车的制动距离,并可同时减少汽车的噪声和震动性等。


“由于新能源汽车用户对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的敏感,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尤为必要。”原诚寅表示。


在对比实验中,原诚寅还发现,在燃油汽车基础上开发新能源汽车,如果车身增重在10%以内,意味着处于先进水平;如果增重超过30%,则意味着这样的开发不具有产业化价值。“我国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严重落后,相比于国外同类产品,我国电动乘用车普遍偏重10%~30%,电动商用车普遍偏重10%~15%。”


原诚寅建议从三个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电池包壳体是三电系统最重要的减重部件;车身系统占新能源汽车总质量的近25%,其轻量化设计将大大提升安全及性能;汽车“簧下质量”的减轻,其能耗效果是簧上质量减轻的5倍左右。


“智能化选材融合对比技术也将推动汽车轻量化。”原诚寅指出,随着消费者对车内空间、空气过滤以及抑菌的需求日益迫切,绿色健康材料的选择、报废后轻量化材料的可回收性,都是未来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但是,轻量化不代表车身质量轻就是好的,也不单单是车身零部件的减重,要避免进入这些误区。”原诚寅提醒,轻量化是指在满足汽车综合性能、成本指标,尤其是安全指标的前提下的轻量化,通过采用新的工艺和材料,综合满足减重、节能、安全的要求,需要在减重、性能和成本之间寻求平衡。(中国科学报记者 郑金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9 10:02 , Processed in 0.0513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