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7|回复: 0

研究人员绘制首个地球微生物“社会关系”网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浙江大学教授徐建明团队通过分析地球微生物组计划大数据,构建了全球微生物共存网络,通过对其“社会关系”的分析,首次揭示了地球多种环境中微生物组间的互联模式。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微生物组》。


厘清不同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复杂交互作用关系十分重要。统一采样、测序、分析的全球最大标准化环境微生物组数据库的建立,为中外科学家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徐建明团队通过综合分析全球多种生存环境(土壤、植物、动物、水体等)中的微生物组数据,构建了全球微生物共存网络。“通过这张网络,我们对微生物的关系能够看得更清楚,为进一步理解运行机制提供了前提条件。”徐建明说。


随着同一个生态系统内微生物关系的明确,浙江大学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跨界的互联表征。他们发现相同关系越多,连线越粗,也意味着有共同的相互作用。这反映出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微生物关系与交流。


“这项研究从系统角度认识事物,加深了对地球微生物重要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徐建明介绍,整体社会关系网络的相似性,反映潜在的交流强度。


地球不同生境的微生物组之间都有紧密联系,依据关联特征可划分为不同的子网络。根据子网络间的相似性,可进一步将其分成两组。值得注意的是,土壤微生物组与动物表面、动物肠道和淡水微生物组有密切关系,而植物、动物体表的微生物是连接两组子网络的桥梁。


“如果只是从微生物群落组成的角度进行研究,往往不能真正认识微生物组运行的内在机制。”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研究员马斌告诉记者,所有的微生物都是相互关联的,不能割裂开来理解。例如,要知道肠道微生物组,就要研究环境对其的影响。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86/s40168-020-0085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9 06:15 , Processed in 0.0416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