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6|回复: 0

研究表明泥盆纪生物大灭绝或与气候变暖有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媒称,科学家此前不确定是什么导致了地球历史上五次大灭绝事件之一的晚泥盆世灭绝。但美国《科学进展》杂志发表的新研究表明,3.6亿年前的这场地球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在全球变暖和臭氧层崩溃之后。


据合众国际社网站5月27日报道,导致恐龙消失的那次灭绝事件是唯一由小行星造成的大灭绝事件。火山活动和臭氧被毁合力造成了至少两次灭绝事件。但泥盆纪-石炭纪灭绝事件的原因仍然是个谜。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地球科学教授约翰·马歇尔通过电子邮件告诉合众国际社:“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二叠纪末期大灭绝和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期间发生了波及整个大陆的火山爆发,从而破坏了臭氧。这两个时期都出现了畸形的花粉和孢子。”


马歇尔说:“与那两个时期不同,泥盆纪-石炭纪交界时期没有发生大规模火山爆发事件。我们已经通过汞的缺失证明了这一点。”


当马歇尔和他的研究伙伴测量保存于格陵兰和玻利维亚湖底沉积层的远古植物孢子时,他们找到了紫外辐射造成遗传损伤的证据。


马歇尔说:“在格陵兰的岩石中,几乎所有带刺孢子都是畸形。越靠近湖床中心,这种畸形(比例)越高。越温暖的地方,畸形就越多。”他说:“实验研究已经证明,如果你用紫外光照射现代花粉,它们就会产生畸形。”


臭氧层始终处于变化状态。最新发现确认,要引发短期但彻底的臭氧损耗,不一定需要大规模火山爆发。


科学家猜测,泥盆纪末期的全球变暖推动大气中消耗臭氧的化合物向上升,从而破坏了臭氧层,而臭氧层通常情况下可以保护地表生物不受太阳光线的伤害。


全球变暖和臭氧损耗的破坏性影响给当时地球上很多物种敲响了丧钟。


马歇尔说:“消耗臭氧的化合物是很多藻类、真菌和陆生植物新陈代谢的副产品。进程启动,剥去植被,营养物被冲进大海。这会产生更多消耗臭氧的化合物。这形成了正反馈。”


马歇尔及其同事表示,人为造成的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同样的系统崩溃。随着大气变暖,消耗臭氧的化合物可能再次被推向更高层的大气。


马歇尔说:“由于我们的气候迅速变暖,同样的进程可能再次发生。我们没有生活在泥盆纪的世界,但关键在于气候迅速变暖。这是远古时代向我们发出的警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8 07:21 , Processed in 0.03346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