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4|回复: 0

研究揭示病毒蔓延与野生动物及环境关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传播,人们不禁会问:传染病是否与环境变化有关?美国科学家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得出了肯定的答案。


狩猎、贸易、栖息地退化和城市化,促进了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密切接触,从而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相关论文4月8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这些活动也导致野生动物数量下降和灭绝。该研究为评估动物病毒“外流”风险提供了新证据,并强调了导致野生动物数量下降的过程如何将动物病毒传播给人类。


“病毒从动物‘溢出’是人们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影响的直接结果:它们和我们分享了病毒。”该研究负责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Christine Kreuder Johnson 说,“人类活动也同时威胁到物种生存,从而增加了‘溢出’的风险。不幸的是,许多因素汇聚在一起,导致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这种混乱局面。”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收集了142种已知病毒的大数据集,这些病毒从动物身上传播到人类以及那些被认为是潜在宿主的物种身上。利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他们研究了这些物种的丰富度、灭绝风险和物种减少的潜在原因。数据显示了病毒数量“溢出”风险的明显趋势,并突出了人类在历史上是如何与动物互动的。


研究人员发现,包括家畜在内的驯养动物与人类共享的病毒数量最多,人畜共患病毒数量是野生哺乳动物的8倍。这可能是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与这些动物频繁互动的结果。随着数量的增加,能够很好适应人类主导环境的野生动物也会与人类共享更多病毒,其中包括一些啮齿动物、蝙蝠和灵长类动物。它们生活在人类住所、农场和农作物周围,这使其成为向人类传播病毒的高危物种。而还有一些动物的数量下降与狩猎、野生动物贸易和栖息地质量下降有关。据预测,这些物种所携带的人畜共患病毒数量是因其他原因导致濒危的物种的两倍。


此外,受威胁和濒临灭绝的物种往往会受到严格管理和直接监测,在试图恢复其种群的同时,它们与人类有了更多接触。“我们需要关注如何与野生动物互动,以及如何将人类和野生动物联系在一起。我们显然不希望再次出现这种规模的流行病,因此需要找到与野生动物安全共存的方法,因为它们身上不缺这样的病毒。”Johnson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7 15:22 , Processed in 0.0412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