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3|回复: 0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束怀瑞:“每个党员都要实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个党员都要考虑一下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成哪些事情。定好了方向,坚持下去,要脚踏实地去干。虽然我已经90多岁了,但仍然要和大家一样继续奋斗、实干。”


——束怀瑞





慢慢地挺起胸膛,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努力站得笔直,目视前方,神情庄重。“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胸前闪耀的那一刻,老人开怀地笑了,踏实和满足跃上他沧桑的面庞。


他是与果树相伴70载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入党68年,集毕生之力,他只干了一件事——研究果树根系和果树营养,找寻让果树丰产增收、提质增效的秘诀,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谈到与党的“初识”,束怀瑞不假思索地把时针拨回到年少时。


19岁的束怀瑞见证了1948年济南解放,“这样一支爱民为民的人民解放军、一群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干部进了城,又有谁不对共产党心向往之”。


1953年7月2日,束怀瑞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时,老书记华山语重心长地说:“党员要成为标兵和楷模,党员要勇于担当重任。”这句话,束怀瑞一生谨记,任日晒雨淋、风霜相逼,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未曾忘却。


“果树种植在大地上,农业科研人员也不能离开土地,要关注农业、关心农民,对农民负责。”作为农业科学家,这是束怀瑞的工作准则。


1982年,沂蒙山区,5万余亩苹果树面临绝产。年过五旬的束怀瑞挺身而出,带着学生一头扎进了果园,每天挖土分析测量,从天亮忙到天黑。为了不给老乡添负担,饿了就啃口烧饼,累了就在地头歇会儿。日复一日地试验,他提出简单易行的“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一经实施,第二年,七八年不结果的10亩苹果园结了果,果园每亩增产200公斤以上。这项技术,至今仍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广泛应用。


束怀瑞常常称自己是“有点专业知识的农民”,他说:“农民致富后的笑脸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回馈。”70年科研生涯,近一半时间都在果园田地里度过,他心中最挂念的,始终是农民。


为三农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更被他视为职责所在。为入学新生、毕业生上思政课,为青年党员上党课是他多年的坚持。新中国果树学发展史、山东农业大学校史中的红色基因,他都能娓娓道来。


对于学科建设,他也始终强调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每个党员都要实干。如果能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学科就带起来了。”


束怀瑞总是说:“一个人要把自己的事业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有光荣感和责任感。”如今,这位年过九旬的“农民科学家”有了新目标——“乡村振兴的路上需要我,我还要把知识奉献给国家和人民。”



出品:光明日报社 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协


制作:光明网


光明日报记者秦伟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6 21:06 , Processed in 0.0338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