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8|回复: 0

姚志成:“我还是那个‘一心向党 航空报国’的老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叫姚志成,出生在1930年的上海,那是个迷茫而又悲哀的年代,好多外国人在这里指手画脚,我们都得听他们的。那一年,我们党领导的红军有了自己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也是在那一年,张学良命令修建了北陵机场。”


——姚志成



姚志成小学毕业后到上海一家私营粮店当学徒。1949年上海解放后,姚志成加入了当地工会和团组织,开始接受党的教育。他说,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转折。“没有党,我可能一生碌碌无为;没有党,我上不了大学,更别说进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飞)了。”




1955年,正是中华沸腾、亿万人民齐心协力建设新中国的年代,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的姚志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满怀报国激情,冲破亲人的阻拦,告别了繁华的上海,只身来到沈阳,追求小时候的航空梦想,成为飞机城中冶金专业的技术员。他多次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共产党,我能上大学吗?我的知识是党给的,我要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安排。”


来到沈飞后,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他清醒地认识到: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想当好金属材料的“内科大夫”,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必须继续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科学知识,才能实现投身建设祖国航空事业的心愿。从那时起,他在工作学习、钻研技术之余,还在晚饭后步行到八九里外的辽宁大学攻读外语,风雨无阻,一学就是四年。




姚志成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每天忙碌的新生活让他感到满足,也让他萌生了入党的迫切愿望,决心跟党走一辈子:“我接受党的教育这么多年,也经历过艰苦的岁月,但入党的信念一直没有改变。”


“入党是我一辈子的骄傲”


姚志成的入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从申请到最终被组织接受,他经历了20年的考验。


“1975年6月6日,这是我的政治生日。”姚志成清晰地记着自己的入党时间。“这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20年初心不改,夙愿得偿,姚志成不忘初心、一路奋进,就像加满了汽油的汽车,动力澎湃,更加努力钻研业务。“我始终认为,党员就要勇于争先、甘于奉献,只要祖国航空事业需要,再苦再累也无悔。”




“踏实做事,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姚志成生性淡泊名利,早年一起入厂的同事大都当上科长、处长,多少次升迁的机会摆在眼前,但他舍不得金相室岗位,仍坚持在原有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甘之如饴。


“为党工作,不在乎职位高低,即使是在最基础的岗位上,只要踏实做事,也能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择一事,终一生。今天,姚志成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地发光散热。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不断追求思想和行动上的进步,永葆赤子之心,这份执着的坚守感人至深!




姚志成常对身边的年轻人说:“在党旗下宣誓后,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就应该是毕生追求。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什么场合,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有没有这个意识,大不一样。忘了‘我是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就会淡化,就很难自觉用党规党纪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党员的先进性也就难以体现。”


在姚志成的鼓励和带动下,金相室涌现出许多“先进生产工作者”“党员之星”等优秀代表,金相室也被列为公司的“共产党员责任区”。


姚志成说,他最近在读《中国精神读本》,“我们从事航空事业的人,必须要有一股精神。只要不倒下,我就每天来‘上班’。”在员工眼中,姚老是航空战线上的“保尔(文学人物保尔·柯察金)”,在他身上彰显了“任何情况下都不怕困难”的高贵品质,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战胜自己,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成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的钢铁战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6 19:33 , Processed in 0.0389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