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6|回复: 0

傅廷栋:十字花科“傅科长”的扶贫纪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16: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油菜遗传育种学家、国际杂交油菜的主要开拓者,他发现了国际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类型。


他还是一名始终奋战在扶贫一线的科学家。虽年过八旬,却依然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的油菜田里,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雨靴院士”。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傅廷栋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他说,油菜花是世界上最美的花,而自己永远只当十字花科的“傅科长”。


科研就得围着农民打转


在华中农业大学的师生中,流传着“傅氏六件套”的说法——草帽、挎包、深筒靴、水壶、工作服、笔记本。这正是傅廷栋的“经典”装扮。虽然是一名“国宝级”学者,但他更像是在土地里扎根的农民。傅廷栋希望把油菜花变成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脱贫花”“致富花”。


几十年来,傅廷栋始终坚持一个理念:“科研就得围着农民打转!”能满足现代农业需要、得到农民认可,才是做科研的真正意义。


他在调研中发现,七八月份收割完小麦,西北地区的土地就空着了,容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农牧地区饲料严重短缺的情况让人揪心。


1999年,傅廷栋开始在位于“三区三州”国家深度贫困地区的甘肃省和政县试验麦后复种饲料(绿肥)油菜,研究推广双低杂交油菜品种。自此,秋闲种饲料油菜,逐渐成为西北、东北多地的选择。这不但解决了西北、东北秋冬青饲料不足的难题,而且增加了绿色覆盖,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生态扶贫和产业扶贫都有重要意义。


21年来,和政县油菜种植面积从2.5万亩扩大到16万亩,亩产从100公斤增至200公斤,品种全部实现优质化(低芥酸、低硫苷),杂交种全面普及。2019年11月,和政县整县脱贫摘帽。傅廷栋也被和政县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近5年来,他又集成饲料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和青贮技术,筛选出一批适合在不同生态区和盐碱地种植的饲料(绿肥)油菜品种,累计推广麦后复种饲料(绿肥)油菜100多万亩。


饲油2号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盐碱浓度约0.3%~0.4%的荒地大面积示范,亩产青饲料4~5吨,生长期仅需60~70天;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盐碱浓度为0.6%~1.0%的填海荒地仍能正常生长,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推品种,为精准扶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油菜田里走出200多名研究生


傅廷栋不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中国大地,潜心油菜研究,还把油菜花田当成了传道授业的主战场,坚持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培养学生、培养团队,与学生和同事一道带领百姓脱贫致富。


近40年来,傅廷栋几乎每年都要在西北农村夏繁基地工作一段时间,坚持与学生、技术人员同吃同住,一起走村串户、开展扶贫工作。他带出了一支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科研团队、扶贫团队。


该团队现有博士17人、教授10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8项。在全世界油菜研究领域发表SCI论文最多的10位作者中,有3人来自傅廷栋团队。


截至目前,傅廷栋团队已培养研究生500多名,很多已成为国内外油菜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扶贫骨干。有2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和政县油菜基地工作过。


傅廷栋和他的团队、学生们还以湖北省荆门市为基地,推广高油酸油菜品种。由于这类品种的油菜收购价每公斤比普通油菜高1~2元,农民种植积极性高,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20年达30万亩。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的两个村,2016年前,常年种植油菜约6000亩,2017年因根肿病流行,大量田块绝收,油菜面积一度萎缩到200亩,造成农田大面积撂荒。在傅廷栋团队大力推广抗根肿病油菜品种后,2020年油菜种植已恢复到近6000亩,为两个村的农民带来300多万元增收。


再发展1000万亩饲料油菜是可能的


傅廷栋的心里永远想着油菜,想着让油菜更好地服务人民。


新疆有1亿亩盐碱地,土壤养分严重不足。傅廷栋提出,重度盐碱地可种植饲料油菜,第一季油菜翻耕作绿肥,第二季油菜就可作饲料。在新疆北部,通过改良饲料油菜种植技术、推广油菜新品种,农民在盐碱“花花田”上也能种出植物来;在新疆南部,饲料油菜技术简单易上手,是农牧结合精准扶贫的好项目,保证农民在地里有活干,真正得实惠,社会效益更突出。


傅廷栋认为,通过科技创新推进精准扶贫,不应仅仅满足于某项技术的提升,还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农牧结合的饲料油菜在盐碱地上的示范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认为,科研成果最终要落实到产业应用上、落实到农民增收上。


对广大农民来说,在适宜地区发展饲料油菜,可谓投资少、效益大,经济账很划算。当前,在农业农村部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傅廷栋领衔的油菜科研团队正在南方果园、冬闲田、河滩地大面积示范、推广饲用油菜,作为鸡、猪、牛、羊、兔、鹅的饲料或绿肥。


傅廷栋预计,北方有2000万~3000万亩秋闲地,南方有4000万~5000万亩冬闲田,再发展1000万亩饲料油菜是可能的,“可供生产三四千万头羊羔需要的青饲料”。


傅廷栋创造性地实践了“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教授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六个一”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累计推广“杂优+双低(低芥酸、低硫苷)”油菜1亿亩,带动数百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如今,从三楚大地到白山黑水,从长江两岸到大美新疆,油菜花遍地怒放,十字花科的“傅科长”仍然带领团队继续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油菜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6 23:43 , Processed in 0.0406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