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97|回复: 0

《记忆九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1: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忆九江》  七墨  福祥,QQ166704035  不知不觉,已在九江呆了两年了,九江的节气总是如故乡般熟悉,甚至比故乡还更难以忘记;而九江那难遇之多的美景,更是从我来这里的那刻开始,彻底改变了我的记忆。   我说不清自己到底去过多少地方、看过哪些景色,按照同学的话说,我就是一个游痴,总是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再从另一个地方返回到路的起始,一群人时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九江的两年,我总是重复着同一件事。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个人对美丽山水的追求,或者对历史人文的渴望,但我知道,每一次提笔时灵感的复出,以及那学习生涯中小小的收获都离不开这一次次的旅行,似乎,我所有的自信与坚强都与这曾经的足迹有着一丝一缕却又无法澄清的联系。   大学的两年,我登过七次庐山,看过那唇红的日出,沐浴过迷人的细雨,醉揽过巅峰的云烟,也历经过洁白的雪域。有些朋友的家就住在庐山的脚下,好几年了却只上去过两次,而我,好像是个土生土长的人,山里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总是历历在目。不管初春还是冬末,我总是约上文学社团的社友或者较好的几个知己一起上去。那台阶相接的好汉坡,总是挥洒着我们无尽的欢笑与汗水,半山处的小亭或许就是为挽留我们的欢笑而在此驻足。而那如琴湖碧绿的湖水,我想,此刻也映影着无数佳客们美丽的倩影以及那常年纤细如丝的柳枝。每每的旅行,我总是独钟于千年的花茎,仿佛四月里的桃花在寒冬的雨雪里也依旧还在盛开,那小小的草堂以及门前挺立的江州司马,仿佛还再现着曾经吟唱史诗的幕幕。   也许我每次的庐山之行,在意的并不是这里所见的风景,而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温千百年来在这里流传的美丽故事,还有的就是相会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们。以其与初见仙人洞、锦绣谷、龙首崖等等壮丽风景时心动的情绪相比,后来的回眸更多的是种欣赏中的宁静。   九江的情怀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无法忘却的留恋与追逐。我从不管别人对我的执着是种怎样的评价,或者对我如此弱智的表现赠与怎样的笑声。我还是时常寻觅着下一站的目标,也许是距离还算遥远的八里湖,也许是过完长江的湖北,我的游遍九江之旅从未在心里停泊。大一的一年,我两次徒步行走(这只是徒步而已)在长江大桥,并且有一次回时是淋着细雨。虽然黄梅县的小吃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绝妙那样香醇,但至少躺在那开满的油菜花的田野足以让我回味整片春色。我在黄梅并没有看到优雅的戏曲,也许是因为我到过的还只是这里的一个小镇吧。那从鄱阳湖一直开到小池镇的火车,或许正是带着我往日骑自行车在远处八里湖时那种清新的心情,不过在这里的兜风感觉确实让人甜美得仿佛置身在戏曲里飘摇。   我从来都喜欢一个人的流浪。也许一个人的生活有些孤单,有时会有寂寞,但我相信心灵终究还是能够找到平衡的支点,每一次在浔阳楼面朝长江叹腑或者在烟水亭静静体会的那刻,我总是会回想自己的历程,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潮起潮落的浔阳江畔也成了让我时常流浪的地方。   记忆有时候并不是你想象的如此美好,但有些记忆却又让人不是一般所能遗忘,正如我去千年水击而成的石钟山、为不因五斗米折腰美节而设的渊明湖以及一望无际的鄱阳风景一样,众里寻它,在一些偶然的机会里踏遍了湖口、都昌与彭泽等等县市,这些早已存留在我九江的“历史”。很多的九江人肯定没有去过庐山,也更加不会去过水隔南山人不渡的野老泉、江万里纪念馆,甚至还不知道彭泽、星子等等陶渊明的故居。   我很有幸,在九江这个地方认识了这么多知己,也因此到过了许多外人并不知道的地方。九江给我的印象,并不仅仅在于它的风景,而在于他的人文。不管你到市区的烟水亭、浔阳楼、锁江塔还是庐山下的东、西林寺,甚至庐山香炉峰、铁船峰,甚至九江各个县市里的大大小小的景点,你都能领略到到吕洞宾、慧远、周瑜、孙权、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江万里、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上石达开、蒋介石、毛泽东等等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故事,而我所要旅行的,或许就是因为有他们的缘故。   在九江两年了,度过中秋,刚刚也过了两个端午,九江的特色可以说我大多品尝过了,除了茶饼、酒糟鱼、桂花糕、都昌糯米饺,最令我难忘的就是九江人对咸鸭蛋的热爱了。可惜的是这个端午节在市区走遍了所有繁华的街道却还是没有看到一家小摊有卖粽子,而咸鸭蛋走两步就是,所幸还是在学校附近的小店里终究买到了两只,不过还是商场那种贮藏品种而已,并没有新鲜的美味,或许真的是卖的太好了吧,百年难遇。   有人说以我在旅游的风格,叫我做半个九江导游是再适合不过了。说来也是,每次我有同学要去哪玩,打电话我第一句就是问我怎么去、哪里坐车等等,想必无形当中我也拿到了资格证了吧。不过我还是喜欢自己的方式,除了旅途,我还依旧写着我的诗歌,我不奢求自己有朝一日能在诗坛留下浓重的一笔,但我还是追逐着我的梦想,因为我相信终究还是能够找到自己永远的读者。而旅途在给我留下的,正是我每一次提笔时隐约的动力。   曾经看过一幅图片叫“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回想起来,余光中先生在他的同名文章里写的那些关于铁轨的记忆是如此的深刻;那些记忆,对于我,想必也是如此,只不过我所走过的方式有些不同罢了。而我在九江所经历的一切,却早已融入了我的心里,永不远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2 05:07 , Processed in 0.0332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