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6|回复: 0

我准备考研,方向是亚太研究,想了解我国目前亚太研究概况,能否介绍一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02: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准备考研,方向是亚太研究,想了解我国目前亚太研究概况,能否介绍一下?
提问者:109259
------
diaoweimin回答:
        “亚太”是“亚洲及太平洋”的简称,是亚洲大陆与太平洋水域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的指称。20世纪7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化催生了“亚太”概念。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是世界上经济活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高于非洲和中东,更高于拉美,“太平洋世纪”这一说法代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各国经济之间联系的加深和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加强,使得亚太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的概念凸现。
    1988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原南亚与东南亚研究所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室基础上,成立亚洲太平洋研究所。迄今为止,中国社科院亚太所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专门研究亚太地区综合问题的研究机构。1993年4月,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的亚太问题研究登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学术界认为,可以将亚太概念分为“大亚太”、“中亚太”、“小亚太”三种称谓。“大亚太”可以包括西亚以外的整个亚洲部分、大洋洲、北美洲和中南美洲西部地区;“中亚太”可以包括东北亚(含俄罗斯远东地区)、东南亚、大洋洲(主要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和北美洲西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小亚太”指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即大、中亚太的核心部分。其中,东北亚主要指从朝鲜半岛到台湾、香港及中国大陆沿海再到赤道附近的新加坡的区域;“大东亚”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两部分,其中包括日本、中国、印度支那和东盟各国。
    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新发展,中国的亚太研究也取得不俗成绩。90年代代表性作品包括,研究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批书籍,如张蕴岭主编的“亚太经济丛书”、陆建人著的《90年代的亚太经济》;研究亚太地区大国关系和地区政治发展的著作,如张蕴岭主编的《转变中的中、美、日关系》、《合作还是对抗——冷战后的中国、美国和日本》;研究地区经济合作的著作,如张蕴岭和陆建人分别主编的《开放、竞争与发展——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政策选择》、《亚太经合组织与中国》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刊物《亚太研究》,1992年改版成《当代亚太》,1998年开始改为月刊。该刊物所发文章代表了中国亚太研究的主要成果。世纪之交之际,国际关系与国际合作、亚太政治与地区安全等问题逐渐成为热点。除了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区域研究等传统视角之外,随着东亚地区“10+3”、“10+1”的进展,区域内的国际合作、双边经贸关系等成为重要研究议题。此外,对民族、宗教、文化等问题的相关研究也取得良好成绩。
参见:中国亚太研究概况【EB/OL】【2011年12月17日】
中国亚太研究网http://www.iapscass.cn/news/110909.htm
回答时间:
关键词:
                           
                                    亚太研究
                           
                                    国际政治
                           
                                    亚洲政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2 22:39 , Processed in 0.0540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