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0|回复: 0

请介绍张朋园著《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 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00: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介绍张朋园著《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 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 》
提问者:109212
------
tanrong回答:
        1840年以来,有思想的中国人一再广泛讨论当否建立民主议会,他们谈到了各式各样的议会制度和不同的实行途径。清季以后,开明的政治领袖从不怀疑中国应当召开国会,无论20世纪一再革命、内战连年、军阀横行、帝国主义压迫侵略,中国还是先后四次举行选举,成立国会。即使20世纪下半叶,两岸行威权主义,仍不得不以国会涂饰门面,求其政权的民主合法化。两党统治下的国会,先前有名无实;而1980年代以后,台湾的立法院实现了代议政治,中共的人大也渐有起色。回首过去这一百五十年,讨论鼓吹,试行实验,结果虽然难于令人满意,而民主政治的理想的热情,有增无减。
    第二,议会是精英分子崭新的出处。张教授突破性的分析,议员背景中,许多来自新兴的专业行道(professions),他们接受了西方式的教育,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与政府官员或其他行业比较,思想进取激烈。虽然国会并无太大权力,却是新观念、新思维的发源地。有的议员后来转进为政府官员,担任部会首长,或成为地方上、教育界、工商界的领袖。张教授排比各类数据,完完整整,我们可以借此了解20世纪上半期的社会变迁,势在必然。
    第三,此四次国会采用不同的选举制度。根据这些不同的制度,张教授观察各次议会的选举过程,包括选民资格调查、议员定额与人口关系、候选人的提名程序、政党及派系组织、竞选与投票、贿选舞弊等,一一叙述,深入讨论。他采用的数据极为丰富,官文书之外,举凡报章杂志、西方驻华使领报告、个人回忆录等,无不详加利用,议员名录,点点滴滴,蔚然大观。他对于此一阶段的历史了如指掌,许多看似不甚相涉的资料,在他的笔下,显得更为深刻而有意义。读其论证,恍然一世纪之前的政治,与今天并无太大差别,生动处有如观赏晚问电视新闻,特别引人兴味。
    第四,研究中国早期的国会,可以了解民主政治在中国所处的困境。张教授认为国内原生、国外乘势而人的威权主义是最大的障碍,加上市民社会及政治文化的衰弱无力,民主可望而不可即。著者配合社会科学所得的结论,可谓人木三分,而且有比较研究的意义。
——见本书《黎序》(美国人Andrew J. Nathan为本书所做序言)
回答时间:2011-12-29 11:11:55
关键词:
                           
                                    议会、国会
                           
                                    民国时代政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4 18:22 , Processed in 0.0410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