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9|回复: 0

《中庸》中英文版 第四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21: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章 修身--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The Master said, "Alas! How is the path of the Mean untrodden!"
【原文】
  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
【注释】
  (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表示推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读解】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
  困难之二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
  如此看来,仅有大智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善,还得有大仁义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毕竟只有一个,不然的话,孔圣人又怎么会感叹又感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7 23:17 , Processed in 0.0519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