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1|回复: 0

《论语》中英文版 第五章 公冶長篇(13)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20: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中英文版
第五章 公冶長篇(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Zi Gong said, "The Master's personal displays of his principles and ordinary descriptions of them may be heard. His discourses about man's nature, and the way of Heaven, cannot be heard."
【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①,可得而闻也②;夫子之言性与天道③,不可得而闻也。”
                  
【今译】
子贡说:“老师文献方面的学问,我们能够听得到;老师谈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我们不能够听得到。”
【注释】
①夫子:先生,老师。指孔子。文章:指关于古代文献方面的学问。
②得:能。
③性:人的本性。天道:天命。指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的吉凶祸福的关系。
【评点】
    本章是子贡赞叹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特别是人性和天道,这两门学问高深难懂,按孔子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子贡过去没有系统听到过,一旦到了一定程度,听到这种理论,便发出会心的赞叹。
    孔子是儒家人性论的开山祖。在人性问题上,他直接讲的一句话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还肯定“好色”、“欲富贵”、“恶贫贱”是普遍的人性。孔子还认为,人性还有更高的层次,那就是“好德”、“义然后取”、以道得之,即用德性制约情欲,做品德高尚的君子。可知,孔子不主张禁欲,而主张节欲和化欲,他在人性内部区分出高低层次,给人性的升华指出一个方向。
    关于天命说。孔子主张敬天法天,故有“畏天命”和“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之说,但天人关系语焉未详。《易传》提出天地人“三才”思想,将人与天地并提,把人的地位看得很高。不过,人要仰视俯察,与天地变化相协调,决不是战天斗地,故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其基本思路是顺自然之性而促进之。这一思路至《中庸》发展成为天人相通,以人补天的系统理论。
    不难看出,孔子关于人性和天道的见解是相当高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8 17:52 , Processed in 0.0379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