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7|回复: 0

《论语》中英文版 第八章 泰伯篇(7)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2: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中英文版
第八章 泰伯篇(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The philosopher Zeng said, "The officer may not be without breadth of mind and vigorous endurance. His burden is heavy and his course is long. Perfect virtue is the burden which he considers it is his to sustain - is it not heavy? Only with death does his course stop - is it not long?"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②,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今译】
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不宽弘坚毅,因为责任重大而道途遥远。把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重大吗?直到死才可以停歇,不遥远吗?”
【注释】
①弘毅:胸怀远大而意志坚强。弘:宽广,开阔。毅:坚强,刚毅。解决“任重”必须“弘”,解决“道远”,必须“毅”。
②仁以为已任:是“以仁为已任”的倒装。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面,如“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一以当十”,“仁以为已任”等等。
【评点】
    知识分子应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以实现“天下归仁”为天职,这是一项重大而须长期努力完成的任务。为此,要奋斗终身死而后已。关键在于努力提高对重任远道的认识程度和不断壮大朝着理想行进的队伍。可以想见,孔子当时把“担社会大任”作为对他的弟子进行德育的重要内容的,也可以看出孔子的心地眼界是很宽的,他的思考基于民众而达至天下的。
    历史证明,孔子倡导承担社会大任,为国为民而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已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并由此蕴育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识,千百年来,为亿万人民群众所共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8 17:03 , Processed in 0.0576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