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英文版
第十四章 宪问篇(8)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脩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The Master said, "In preparing the governmental notifications, Pi Shen first made the rough draft; Shi Shu examined and discussed its contents; Zi Yu, the manager of foreign intercourse, then polished the style; and, finally, Zi Chan of Dong Li gave it the proper elegance and finish."
【原文】
子曰:“为命①,裨谌草创之②,世叔讨论之③,行人子羽修饰之④,东里子产润色之⑤。”
【今译】
孔子说:“郑国创制外交公文,先由裨谌起草,接着由世叔研究后提出意见,再由外交官子羽修改,最后由东里子产作文字上润色定稿。”
【注释】
①为命:创制外交文书。为:创作。命:此指外交文书。
②裨谌(bì chén):他与以下提到的几个人都是郑国的大夫。草创:起草初稿。
③讨论:审议。朱熹《集注》云:“讨,寻究也;论,讲议也。”
④行人:外交官。
⑤修饰:修改。东里:地名,在今郑州市。润色:指文字上的加工提练。
【评点】
本章孔子叙述郑国外交政令的制作过程,赞扬当时子产执政时,起用贤人,政务起色。郑国地处南北交争的要道上,介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搞好外交工作是治国的关键。孔子叙述了郑国一个外交稿要经过四个大手笔的拟稿、讨论、修改、润色的制作过程,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孔子在这里既赞扬了郑国的四位大夫团结合作精神和慎重周密的作风,也赞誉了在子产当政时,起用贤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政务很有起色,特别在外交事务方面。也使后人了解到,在2500年前,我国文书处理工作已经有了一定制式和制作程序,非常认真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