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5|回复: 0

《孟子》中英文版 第十三编 《尽心上》(13)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09: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中英文版
第十三编 《尽心上》(13)

第十三章  霸者之道与王者之道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
Mencius said, 'Under a chief, leading all the princes, the people look brisk and cheerful. Under a true sovereign, they have an air of deep contentment. Though he slay them, they do not murmur. When he benefits them, they do not think of his merit. From day to day they make progress towards what is good, without knowing who makes them do so. Wherever the superior man passes through, transformation follows; wherever he abides, his influence is of a spiritual nature. It flows abroad, above and beneath, like that of Heaven and Earth. How can it be said that he mends society but in a small way!'

【原文】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①如也;王者之民,皞皞②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③,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④。夫君子⑤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注释】

①驩虞:驩,马和乐的样子,同“欢娱”。欢虞:欢娱。
②皞皞(hao浩):皞,《集韵》:“明也。” 皞皞,广大自得之貌。通“浩”,亦通“昊”。《庄子·人间世》:“易之者,皞天不宜。”这里用为广大自得的样子之意。
③庸:《说文》:“用也。” 《荀子·大畧》:“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这里用为酬谢之意。
④为之者:谁之所为。
⑤君子:朱熹《集注》云:“圣人之通称也。”

【译文】
孟子说:“霸主的百姓,很欢娱;王者的百姓,悠然自得。犯罪处死而不怨恨,得到利益而不酬谢,人民日益转向善的方面而不知道是谁使他们这样。君子所到过的地方使人感化,所存的心思神秘莫测,上上下下都与天地协调运转,怎么能说是只有很小的补益呢?”

【说明】

这一章是与上章连起来讲的,实不应该分开。佚道是什么?是安逸舒适之道,是求得欢娱之道,也就是本章所说的霸者之道。霸者之道好不好呢?因为能使人安逸舒适,能使人欢娱,当然好。所以人民虽劳累而不怨恨。现今的美国所行的就是霸者之道,所以有很多人向往美国,虽劳不怨。那么,王者之道是什么呢?是人民的生存之道,是悠然自得之道,是生存而可持续发展之道。因此,我们在这两者之间要分清楚。安逸舒适、欢娱,是不是能使人得到真正的快乐?不能!因为这只能称为享乐,享乐者认为人生没有什么信念和意义可言,人生就是为了吃喝玩乐。享乐则从来没有安宁和自足感。享乐的背后是病态和失望,旧的刺激刚过去又得马上寻求新的刺激,否则,享乐者就会百无聊赖,就显得惶惶不安。之所以许多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丧失了自我,甘愿把自己作为商品推销,失去人的本性,其根源是想以此换得金钱物质,以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远离了自然的本性,抛弃了赤子的天真,还自以为精明。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真诚,相互的理解和同情就成了空话。霸者之道就是如此!因此,能有几个人甘愿为这个霸者之道牺牲自己呢?所以,分清这两者的不同,我们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30 03:40 , Processed in 0.0416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