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2|回复: 0

《孟子》中英文版 第十三编 《尽心上》(25)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09: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中英文版
第十三编 《尽心上》(25)
第二十五章  为谁辛苦为谁忙?

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閒也。”
   Mencius said, 'He who rises at cock-crowing and addresses himself earnestly to the practice of virtue, is a disciple of Shun. He who rises at cock-crowing, and addresses himself earnestly to the pursuit of gain, is a disciple of Zhi. If you want to know what separates Shun from Zhi, it is simply this: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thought of gain and the thought of virtue.'

 【原文】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利者,蹠②之徒也。欲知舜与路之分,无他,利与善之③间也。”

  【注释】

①孳:(zi资)通“孜孜”《史记·夏本纪》:“予思日孳孳。”《汉书·萧何传》:“尚复孳孳得民和。”《汉书·东方朔传》:“此士所以日夜孳孳。”这里用为勤勉不懈之意。《说文》:“彶彶生也。”通“孜孜”。不怠之意。
②腑(Zhi):通常作“跖”,相传为柳下惠的弟弟,春秋时的大盗,所以又称“盗跖”。《庄子·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是春秋战国时期奴隶起义领袖。即本书《滕文公下》篇中所提及的盗跖。
③间(jian):区别,差异。

  【译文】

  孟子说:“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行善的人,是舜一类的人物;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求利的人,是盗路一类的人物。要想知道舜和跖有什么区别,没有别的,利和善的不同罢了。”

  【读解】

  鸡鸣而起,为谁辛苦为谁忙?
  “好忙啊!好累啊!好辛苦啊!”
  这些都是现代人常常听到,而自己也常常发出的感叹,几近于口头禅了。
  同样的,我们也爱问同事和朋友:“这几天忙什么?”
  匆匆忙忙的现代人时时处处似乎都在疲于奔命之中。虽然“鸡鸣而起”往往已被“睡懒觉”取而代之,但“三更不寐”不也同样是“孳孳”而为的吗?
  还是那句话:“忙什么?为什么?”
  处于连“君子也要言利”的时代,我们十有八九不会同意孟老夫子关于“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的看法,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的世界岂不成了“盗蹠”满街走了吗?“君子”不也都成了强盗了吗?
  但是,为谁辛苦为谁忙?这倒的确是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一番的。虽然我们不同意“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的看法,但如果太看重利,在利害关系中不能自拔,“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又是不是有些迷失本性了呢?更何况,如果一味逐利,不择一切手段,不惜铤而走险,那倒很可能真正成为“蹠之徒”也未可知呢?
所以,不要只顾匆匆忙忙,不要只抱怨太累太辛苦,而要忙里偷闲,静下心来想一想,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右铭来读。
孟子所说的辨别舜与跖的问题,就是寻求根本的一种办法,就某个特定时刻来说,舜也许会发脾气,那么这时不熟悉他的人看见他发脾气,就会觉得这人坏。盗跖在某个时候也讲“仁、义、礼、智、信”,那么这时接受他的恩惠的人就会认为他是好人。问题是不是就能这样解决?当然不能!看人,辨别一个人要看他的长期行为,要通过其行为方式看其内在心理,是行善于天下人民大众,还是只谋求自己或自己这一伙人、一族人、一国人的利益。所以,只有行为方式才能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而只有通过了解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过程,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来对待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29 19:55 , Processed in 0.0509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