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5|回复: 0

《孟子》中英文版 第十三编 《尽心上》(42)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09: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中英文版
第十三编 《尽心上》(42)
第四十二章  以道殉身与以身殉道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Mencius said, 'When right principles prevail throughout the kingdom, one's principles must appear along with one's person. When right principles disappear from the kingdom, one's person must vanish along with one's principles. I have not heard of one's principles being dependent for their manifestation on other men.'

   【原文】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译文】

  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的时份,用道义随身行事;天下政治黑暗的时候,用生命捍卫道义。没有听说过牺牲道义而屈从于他人的。”

  【读解】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就是“天下有道则见”(《论语·泰伯》),就是“邦有道则仕”(《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但“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却似乎比“无道则隐”,“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和“穷则独善其身”来得要壮烈一些,而大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意思了。
  杀身成仁便是以身殉道。
  只有叛徒才以道殉人。
  当然,从更深层次的意思来理解,“无道则隐”,“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和“穷则独善其身”也可以说得上是“以身殉道”的表现,因为这样做是为了“道”而舍弃了自身的所谓“前程”,只不过没有舍弃生命罢了。
  只要不屈志变节,也就不是以道殉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这虽然也没有“杀身”,而只是“独善其身”,但却是不愿以道殉人的典型。
  虽无壮烈,却也大义凛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31 02:35 , Processed in 0.0339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