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9|回复: 0

宝马车上哭,还是自行车上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6: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午看了一集>, 标题为 “ ‘裸婚’ 危机”. 故事讲述的是两个年轻人, 小刚和小红(均为化名)的现代爱情故事. 小刚和小红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恋爱. 小刚家境比较贫穷, 自己是一名电脑技术员, 一个月的收入也就3000来块钱. 小红则有一份文员的工作, 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3000. 两人谈恋爱不久后就商量结婚的事情, 但是小红的家人极力反对这门亲事, 原因在于小刚没有买房.女方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出嫁后仍然要租房子而没有一个稳定的家. 而且小红的家人也认为, 小刚的工作没有什么前景, 说句不好听的话, 以后可能一辈子也买不到房. 而小红家境殷实, 她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自己长得也不差, 可以说得上一个小美人, 身边不乏有房有车的追求者. 然而小红却一心向着小刚, 并不嫌弃他的贫困. 她觉得爱情比物质更重要, 只要两个人相爱, 哪怕条件再苦也可以过得很快乐. 于是, 她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 和小刚结了婚.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像小红想象得那么浪漫与幸福. 常言道: 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句话正好体现在小红和小刚的婚姻上. 结婚以后, 由于两个的工资有限, 只能蜗居在一间租来的小房子里. 房里除了必须的过道外, 全都摆满了东西, 让住在里面的人有一种窒息感. 另外, 婚后两个的生活非常拮据, 买什么东西都要思来想去, 这让曾经过惯公主般生活的小红感到无比的郁闷. 更让小红难受的是, 他们经常要搬家. 哪天房东说这房子不再租给他们时, 夫妻俩就得匆忙地在外面重新找房子, 找到了还要来回无数遍地搬他们的家当, 这让小红精疲力竭. 最后两人终于受不了这种生活, 两天一小吵, 三天一大吵. 小红居然还和前男友好上了. 在她生日那天, 她的男友请她到一个饭店吃饭, 还买了礼物和生日蛋糕, 被小刚当场逮着. 于是, 两人无休止的争吵又开始了.
刚开始看那段视频, 看到小红为了爱情而放弃优越的生活, 心甘情愿地和丈夫一起打拼时, 我是感到非常的感动! 毕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在这个 “有房大过天” 的城市, 很少有人愿意把物质生活垫在爱情之下. 然而故事的结局却是如此让人惋息, 曾经无比相爱的两个人, 最后就是因为生活的拮据而形同陌路. 爱情再一次败在了现实面前. 我们不禁要问: 婚姻是否一定要建立在丰裕的物质生活之上? 房子对婚姻真的这么重要吗? 丰裕的物质生活中的婚姻是否就是我们所想像的那么幸福?
谈到这些问题, 我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看过重庆卫视播出的>之>. 1986年,20岁的王继业与19岁的殷素云相识结婚。两人经历了摆小摊、卖冷饮、下岗等生活波折,最后借了120元和10斤没有加工的槟榔果,开始了他们的槟榔加工。当年的王继业由于疾病眼睛视力近乎为零, 可是妻子殷素云却对他不离不弃, 和他一起硬是把工作和生活撑了起来.在两人的辛勤打拼下,如今的湖南胖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资产数亿, 而王继业也被称为当地的 “槟榔大王”. 然而富裕起来的生活并没有让两夫妻更加恩爱. 成了坐拥几亿资产大富豪的王继业, 开始了其风流的生活, 相继和其秘书以及其他几个女子发生不正当的关系, 并且生下两个孩子. 糟糠之妻殷素云只能被冷落一旁. 后来王继业身亡, 殷素云被怀疑蓄意谋杀亲夫以争夺家产, 事情最后却因为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 至于殷素云究竟有没有杀害王继业, 我在这里不想探究,也无从探究, 然而这对夫妻的故事也刚好印证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 可以共患难, 却不能共富贵. 一旦贫穷之家变豪门, 各种矛盾与纷争就会接踵而至. 这些矛盾和纷争往往超乎于金钱之上, 让当事人痛心疾首. 比如说故里的殷素云,其丈夫飞黄腾达以后就移情别恋, 将其弃置一旁. 那种在和丈夫经历了无数患难最后却被丈夫遗弃的心情, 是我们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
这个故事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警醒: 一入豪门深似海, 物质生活并不是我们幸福的全部. 有时, 可能物质越丰富, 我们的幸福感反而越差. 多少女子嫁入豪门而被丈夫冷落, 郁郁寡欢. 自己独守闰中, 而丈夫却在外面花天酒地, 回来了还要拳脚相向. 小S的例子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 嫁入豪门的小S由于只生了两个女儿而没有儿子, 被一向重男轻女的丈夫和婆婆冷面相对. 更不幸的是, 丈夫经常对她暴力毒打, 她的家庭被娱乐杂志称为 “暴力高危” 家庭. 这样的生活有意义吗? 有再多钱又怎样?还不如嫁给一个收入一般但却对你如珠似宝的丈夫.另外有些男子想高攀豪门,希望能过富裕的女方来缩短自己的成功历程,实现一夜 "变形".然而婚后,这些男子往往受到娇生惯养的妻子的鄙视和轻蔑,处处受到制肘,任凭妻子打骂讥讽,毫无人格自尊可言.人前风光无限,人后却羞辱交加,这样的生活,哪怕给你金屋银山,我想你也不会快乐. 
诚然, 我们不能离开金钱, 不能离开对物质的需求.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 物价涨, 房价更涨, 上涨的幅度真可谓是让人咋舌. 唯有工资是不涨或者涨幅最小的, 小得几乎感觉不到. 一般人在城市打工, 哪怕你是一个高级白领, 一个月有一万块钱工资, 不吃不喝地攒上10年, 才可能买到一套中等偏上的房子. 高级白领尚且如此, 那么一般的工人呢? 我想不吃不喝三十年也未必可以买到房子. 那么, 这部分人, 如果不能在工作的城市买到房子, 是不是就不用结婚了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爱情的价值远远超越金钱, 如果单纯用金钱来决定婚姻, 我想这样的婚姻多半会以失败收场. 不可否认, 当家庭面临经济压力时, 夫妻双方都会感到压抑, 但是压抑不是通过抱怨对方来发泄的, 而是两个人可以平心静气,好好商量以后的出路, 双方互相支持, 这样才能改变现状. 在这点上, 我特别佩服 “槟榔大王” 的妻子殷素云, 在丈夫处于人生和事业的低谷时仍然苦苦支撑着他, 让他走向事业之巅. 而反观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小红, 她的对爱情的忠贞及信仰却无法经受住现实的考验, 实在让人感到惋息.
其实每个人的爱情观和婚姻观都不完全相同, 甚至截然不同, 择偶的标准也不一样, 而这些爱情观和择偶标准本属于个人的私事, 并没有对与错之分. 但是我觉得, 一旦你决定走上某条路, 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不能够不负责任地半途而废, 置另一半于不顾. 好比小红, 既然选择了和没钱的男友一起, 就应该好好和他过日子, 而不是因为贫穷动不动就发脾气, 更不应该在婚外和旧男友保持不正常的关系, 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只会让夫妻双方都受到伤害. 如果要选择和前男友一起, 就必须要和现在的老公提出离婚, 而不是一脚踏两船. 很多时候, 有些行为从其本身来看是没错的, 但是当多种行为同时发生时, 却会发生极大的错误.
写到这里, 本文也快结束了. 我突然想起了去年因为说了一句话而在网络走红的 “拜金女” 马诺. 马诺在江苏卫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说出一句臭名昭著的话:“我宁愿在宝马中哭, 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 你呢?

Social Entrepreneur
作者: 爱尔兰UCD  赖小琪
Who is social entrepreneur? Definition given by different scholars may differ greatly. According to Dees(2001), social entrepreneurs are the entrepreneurs who can adopt a mission to create and sustain social value, recognise and relentlessly pursue new opportunities, engage in process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 adaptation, and learning, act boldly without being limited by resources currently in hand, exhibit a heightened sense of accountability to the constituencies served and for the outcomes created. Therefore, a social entrepreneur identifies and solves social problems on a large scale. Just as business entrepreneurs create and transform whole industries, social entrepreneurs act as the change agents for society, seizing opportunities others miss in order to improve systems, invent and disseminate new approaches and advance sustainable solutions that create social value. Unlike traditional business entrepreneurs, social entrepreneurs primarily seek to generate "social value" rather than profits. And unlike the majority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eir work is targeted not only towards immediate, small-scale effects, but sweeping, long-term change.
Another question is what is social enterprise? At this point there is no precise and consistent usage of the term social enterprise (compare discussions in Young, 2001; and Grenier, 2002). Definitions and descriptions range a great deal and are themselves worthy of protracted deliberation. Broadly, most descriptions of social enterprise build from a premise of frame-breaking and innovation in the social sector (Emerson and Twersky, 1996; Leadbeater, 1997; Grenier, 2002). Most 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business thinking and by a primary focus on results and outcomes for client groups and communities. Most would frame social-enterprise activities as jointly pro-socially and financially motivated in a manner that Emerson and Twersky (1996) describe as “double bottom line.” The government defines social enterprises as "businesses with primarily social objectives whose surpluses are principally reinvested for that purpose in the business or in the community, rather than being driven by the need to maximize profit for shareholders and owner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 12:31 , Processed in 0.04346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