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近心绪一直很乱.本来平时读书压力就挺大的,可是偏偏烦心的事接二连三地来,让我心情无法平静.这些事情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对我精神的一种打击.还好,前晚和一起来都柏林大学的深大同学在市中心聚餐,才让我感受许久没有感受到的愉快.第二天悦歆把我们的合照发给我以后,我久久地看着里面的每一张笑脸,感觉是那么的亲切与和善.是的,我真的觉得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可爱的,每次和他们聚餐我都会忘记所有的压力与烦恼,感到真正的快乐.还有两个月我们就毕业了,幸好大家最后基本上都定位在深圳,所以聚会的机会还多着,不然像本科毕业时很多同学各奔东西,我真的会感到很伤感.
如果说来都柏林大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那么和这帮深大的同学一起来则是我最大的幸运.有时我看到空间一些相片时,我会想起我们去年9月份一起来的情景,然后一直想一直想,想到现在.虽然我们大家都不是住在一起(除了House那边有比较多的人住在一起以外),但是感觉大家就像住在一起那么亲近.我觉得我受了大家太多的眷顾了,心里感激之余,多多少少也有点惭愧.我想如果我只是一个人来到这里读书,尽管我也会认识一些中国的学生,可是感觉肯定不一样.我还是和深大一起来的同学亲近很多,这大概是 "同校情结"吧.我会回忆起我们每一次聚餐的情景,想到有趣的情形时会忍不住笑出来.去年过年不能回家,本来心里挺郁闷的.大年三十那天打电话回家,听到父亲在电话那边祝我新年快乐时,我差点掉眼泪.可是当晚和深大的同学一直聚餐,我真的感到很温暖.我觉得大家都很包容我,特别是包容我的 "口没遮拦".只怪我平时话太多了,特别是在聚会上更是滔滔不绝,结果可能有时开玩笑或者说话会有些 "过分",但是我感觉大家都没有对我"心怀怨恨",而是包容接受我.所以我也就更加"肆无忌惮".是的,和这群可爱的人一起时,我不会有任何的伪装,只有坦露与真诚.在此,虽然有点肉麻,但是我还是想向你们说一声 "谢谢"!呵呵.
这段时间我感觉和某些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并不是好的变化,这也是我最近头痛的原因.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今天走到这一步,我只知道,或许我们的关系已经再也回不到从前.我曾经问自己我是否做了什么对不起他们的事.可是我真的想不出.我所想到的,只是我对他们的好.可是到头来呢?除了背叛,就是冷漠.我很想问他们究竟发生什么事,但是后来我忍不住冷笑:这些东西不该由我来问,应该是由他们来讲.如果你有什么理由觉得要疏远我的,那你可以讲出来的;你觉得我哪里做得不对的,你也可以讲出来,为什么一声不吭然后又爱理不理呢?我生平最讨厌的就是这样的人.我并不介意别人对我提出什么看法,不管好的还是坏的,只要你肯说,我就会听,至于我接不接受你的说法,那是另一码事.我不喜欢和别人互相猜疑,我觉得这样很辛苦.而且很多时候我相信大家的不快其实是一种误会,只要摊开来讲清楚了就好了.要是遇到那种不声不响却一直在生闷气的人,我就算是做错了,我也不会有丝毫的愧疚,因为我实在无法忍受那种性格.
而现实却让我无比神伤:越是亲近的人,越是我在乎关心的人,却越对我三缄其口,甚至在挂着 "帮我"的幌子下在搞小动作,说句不好听的话是在 "害我"或者 "损我".当我知道这一切以后,我的心痛程度是很少人可以理解的.我在想,为什么我曾经倾尽全力地去关爱他们,甚至出国以后也对他们嘘寒问暖,最后却得到这样的回报?经历了这些事情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相信别人.前段时间,我还心怀一丝希望,在QQ上试图将彼此的心结打开.可是聊不到两句,对方就以"不好意思我在忙,后面聊"结束了.看来,是我的时间太多了,才会去找别人聊.那一刻,我心里暗下决心:我以后不会再心软.
一刹那间,我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此时的想哭并不是为那些不值得的人哭,而是为一直默默关爱我和支持我的好朋友而哭.对这部分人,我真的感到很惭愧,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对我很好很好,可是我却并没有对他们有多好.我觉得我真的很对不起他们.就像大四那年睡我上铺的何伟平师弟,在我出国以后也帮了我不少忙,让我想起来都觉得不好意思.现在大家时不时忙里偷闲还会在QQ上开几句玩笑.我经常会想起那时我们天天晚上吹水吹到深夜然后捧腹大笑的情景.记得去年生日时他还买了一个黑森林蛋糕给我,想起来真的很感动.和他同宿舍的那一年真的有太多美好的回忆了,让我感到非常安慰;再比如说晓曼,一个帮了我无数无数忙的好师妹.就连我出国以后,我都要麻烦她帮我东奔西跑的.就像去年我通过了国家二级翻译考试,需要递交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可是由于我人在爱尔兰了,无法亲力亲为,只能麻烦她代劳.我不敢想象她跑了多少地方才弄齐所有的东西交了上去,我只知道我感到非常感动与愧疚.今年报考注册会计师也要她帮我去深大院办找熊老师签名,还要帮我去银行交费.之前在深大麻烦她的事更是不少.可是她从来没有和我计较过任何东西,而是一如既往地帮助我这个师兄;再比如说刘工,一个出国前不久才认识的人,如今也成了很好的朋友.他对我这个朋友真的不能再有情有义了.可是我呢?我感觉我只会向他索要,从来没有回报过他一点东西;还有海洋,我曾经的BEC班的学生,去年寄了一大堆中国食品给我,我最近才吃完了,呵呵;还有张凯,也寄了一些东西给我.....还有许多关爱我的朋友,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我只知道,我很对不起他们,因为我只是一直接受大家的眷顾,并没有很好地关爱他们.在这里我想对他们真诚地说一声 "谢谢"!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到思维明朗起来.我知道,与其留恋不该留恋的人和事,不如去珍惜身边一直关心支持自己的人.这几天我也想得很清楚了,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 "有助无类",我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心软而优柔寡断!有些人和事,该放弃的就该果断地放弃,否则只会自寻烦恼.既然别人都不留恋彼此的友情,我也不必留恋.
――――――――――――――――――――――――――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横行"
原文:选自英国<<金融时报>>
译者:爱尔兰都柏林大学 赖小琪
Hitherto, the default position for Asian nations has been to draw closer to China economically, but huddle under the US defence umbrella. Pakistan shows that China’s rise – as a military as well as an economic power – is making that calculation more complex. Within days of Pakistan’s humiliation over the killing of Osama bin Laden, Yusuf Raza Gilani, the prime minister, travelled to Beijing. He came back with a Chinese commitment to take over the operation of Gwadar port, close to the Iranian border. Islamabad has asked Beijing to upgrade the facility to a naval base. The message is clear. If Washington scales back its support for Pakistan, there is more than one game in town.
一直以来, 亚洲国家默认的立场是在经济上向中国靠拢, 而在国防上则庇护在美国这把大伞下. 巴基斯坦最近的情况显示, 中国在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上的崛起, 让这种猜想变得更加复杂. 拉登被杀使巴基斯坦蒙羞, 几天以后, 巴基斯坦总理优素福•拉扎•吉拉尼到北京进行访问. 他回国时已与中国达成承诺, 中国政府将会接管邻近伊朗边界的瓜达尔港的运营. 巴基斯坦政府已经表示希望中国可以将该港的设施进行升级, 改造成为一个军事基地. 这当中传达的信息非常明显:如果美国减少对巴基斯坦的支持, 巴基斯坦还可以留有一手.
In one sense, this is a dangerous ploy. Islamabad is using anxiety about China to keep US military aid flowing. Washington does not generally react well to blackmail. Indeed, it should judge continuing support for the Pakistani military on its own merits, not by what China might do in its absence. New Delhi, too, is nervous about closeness between Pakistan and China. It regards Gwadar port as part of China’s so-called string of pearls, a chain of ports in Bangladesh, Burma, Sri Lanka and Pakistan that New Delhi thinks is designed to encircle India.
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是一个危险的策划. 巴基斯坦正在利用对美国对中国的顾虑来获得美国源源不断的支持. 但是美国对这种近乎 “勒索” 的行为一般不予以理睬. 事实上, 美国会根据事情本身的情况来判断究竟该不该继续为巴基斯坦提供支持, 而不是根据其退出后中国会怎么做来做决定. 印度也对巴基斯坦和中国的亲密关系感到紧张. 印度将瓜达尔港视为中国连环计划的一部分, 认为中国随后会将环绕印度的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的一连串港口占据, 以包围印度.
Yet it would be equally dangerous to overreact to Beijing’s tighter links with Islamabad. As China’s trade and investment ties with the outside world deepen, it will inevitably seek to protect its interests. Officially, China’s policy is non-interventionist. But that stance is being tested by its ever-closer integra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 Witness Libya, where Beijing was obliged to rescue more than 30,000 Chinese workers.
然而, 对印度而言, 对中巴更为紧密联系的过激反应也是同样危险的. 随着中国与外界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不断深入, 中国不可避免地要保护自身的利益. 官方上来讲, 中国推行不干预别国政务的政策. 但是随着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渗透加深, 这种立场正在接受着考验. 我们不妨看一看利比亚, 就可以看出个中端倪, 因为中国曾在利比亚强制性地解救了3万多的中国工人.
In some ways, China’s greater international involvement is to be welcomed. China, too, has an interest in stable and open trade. As such, it is playing a constructive role in anti-piracy operations. That is not to say that China’s rise is without danger. The world has a sorry record of accommodating rising powers. It is in China’s interests to be more transparent about its intentions, and to assur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 in deeds as well as words – that its rise is benign. By the same token, the world needs to draw China into dialogue and international commitments. Robert Zoellick, former US deputy secretary of state, articulated the idea of making China a “responsible stakeholder”. The term has a patronising ring. But it remains the best framework for dealing with the rising Chinese superpower.
从某种程度上说, 中国更大的国际投资是受到外界欢迎的. 而中国也从稳定开放的贸易中获利. 就这点来讲, 中国如今在打击海盗中扮演着有建设性的角色. 但这并不代表说中国的崛起毫无危险. 世界许多国家不会轻易接纳别国的崛起. 如果中国可以对其意图更加透明, 同时用语言和行动来向国际社会承诺其崛起是和平的, 那么将会更符合中国的利益. 同样的, 世界需要中国参与对话和国际承诺. 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曾提出让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构想.这种说法好像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意味,但是却是应对日益崛起的超级大国-中国的最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