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9|回复: 0

该选择哪种通胀指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3: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朝九晚五的上课生活, 不仅让我疲惫不堪, 也让我感到非常厌倦. 从早上九点上课上到下午的五点, 除了让我大开眼界以外, 更多的是让我深恶痛绝! 除了中午的一个小时的lunch time以及偶尔的课间休息外, 我们只能不停地上课, 听老师讲啊讲啊, 听到头晕脑转, 昏昏欲睡. 至今为止上的summer course, 除了用 “无聊” 二字来形容以外, 我已经找不出别的形容词来形容了.
一大堆理论, 金融如此, 人力资源管理也如此, 让人听到脑袋都快爆炸了. 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学校不开立一些比较实用型或者比较有趣的课程. 像WEGE这门课, 正如文涵所说的, 为什么不教一些实际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 比如说招聘, 培训以及人员如何管理这些知识呢? 这两天的课居然一直在讲全球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居然为了 “Is globalization really happening” 这个问题研究了半天. 全球化不是正在发生吗? 这有什么好辩论的? 更何况发不发生也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 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它朝着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或者说重点要研究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全球化趋势来实现更好的人力资源管理, 而不是一直在讨论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发生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大出血, 医生们都在讨论他的出血是被刀捅的还是被车撞的, 而不去想办法拯救他一样. 再比如说对某些学术问题会有很多派别, 大家都在对某个概念的定义争论不休, 真可谓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可是, 争来争去有意义吗? 与其在争论对一个概念的意义, 不如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更好. 有时我实在搞不懂学术界的一些研究的意义, 可能是我真的没有学术研究的天分吧. 现在想想, 我这个研究生还真的点浪得虚名, 因为我骨子里就反感对一些所谓高深问题的研究.
越上别的专业的选修课, 我越对自己本专业的课程感到庆幸与怀念. 真的好怀念上学期的那几门课, 好多案例分析, 好多有趣的讨论, 日子过得虽然也艰辛, 可是总觉得乐在其中. 反观现在上的这些课, 我真的是想跳楼也没处跳了. 而且, 为了赶进度, 让我们快点完成课程的学习然后毕业, 居然从早上课上到晚, 一天讲N章内容, 好像是赶鸭子上架. 想不到快回国之际, 才过得这么凄凉, 真的是晚年不幸啊! 所以, 看了我这篇日记的今年9月份要来这边读书的师弟师妹们可要做好心理准备了, 因为明年的这个时候就是你们的受难日了, 呵呵.
明天下午就要做presentation了, 好多好多的内容, 全要塞进脑子里. 其实如果单纯是上讲台念稿, 这些presentation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是我不想念稿, 所以就要记很多东西, 至少要把PPT上要点的一些分析思路记在脑子里, 然后才可以在台上自由发挥. 不然, 哪怕我平时再会吹, 在台上也吹不起来. 本来这个时候我应该在忙着演练的了, 可是我却在写日记, 因为我想通过写日记放松一下. 天啊, 我怎么会这么淡定?! 下午的课也逃了, 和Nancy准备明天的演讲, 不知老师发现了没有. 我有直觉老师肯定发现我逃跑了, 希望他老人家不要怪罪于我, 我也是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的.
我感觉我的注会考试会完蛋了. 学习这么忙, 我很难抽时间复习. 平时上完课回到宿舍后, 哪怕不用做作业也累得要命, 根本看不下, 更别说还要准备presentation以及别的作业. 昨天晚上我听网校听到差不多一点, 累得实在受不了了才关了电脑上床睡觉. 我敢保证我躺下不到五分钟就睡着了, 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现在回想起我以前教过的英语培训班的学生, 我真的很佩服那些在外面工作却坚持来上课而且坚持完成作业的学生, 因为他们白天要忙着上班, 下班后还要来参加培训学习, 真的很辛苦. 我不知道他们上完我的课后有没有继续学英语, 我只知道在我教他们的那段时间里, 我真的很佩服他们, 起码他们在那段时间里付出了非一般的努力.
好朋友LX曾说我是一个 “自虐狂”, 老是想在特定的时间里完成N个任务. 现在想想, 我也觉得自己对自己太残忍了. 好好的一副身子骨, 却被我折磨得如此疲惫不堪. 不过今天他又对我说, “自虐狂”的人也是一个 “自恋狂”, 正是因为他不断进取, 不断追求, 所以他会为自己的青春感到骄傲和自豪. 由于一直在上课, 我没有回复他的留言. 其实我很想对他说, 我并不指望以后可以为自己多骄傲和自豪, 我只希望, 将来回望自己的青春时, 可以少一些后悔与遗憾!
-----------------------------------------------------------------------
该选择哪种通胀指标?
原文: 选自英国>
译者: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 赖小琪
Headline, core or even more? The choice of inflation measures is not just a discussion topic for economic policy nerds. A bad index will lead monetary policymakers dangerously astray. Lorenzo Bini Smaghi, who sits on the board of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said in the Financial Times on Thursday that core measures (which exclude food and energy prices) are inadequate. He is right but does not go far enough.
是选择总体通胀率, 核心通胀率还是其他的指标呢? 通胀率的选择不仅仅是热衷于经济政策的狂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选择错误的指标会引导货币政策决策者误入歧途. 欧洲央行执委会委员洛伦佐•比尼•斯马吉于周四向>表示, 核心通胀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是不够的. 他是对的, 不过不够全面.
No price index can be considered absolutely true; there are many plausible ways to select and put together the goods and services to measure. But different approaches can be more or less useful for different purposes. For central bankers, the goal is to find a measure that identifies those systematic distortions in prices that monetary policy might be causing or can potentially address.
没有任何一个物价指标是完全正确的. 选择目标商品和服务价格并将它们放在一起来衡量的方法有很多. 但是不同的方法对不同决策目的的作用可大可小. 对央行行长们而言, 他们的目标应该是寻找一个可以衡量系统性价格扭曲程度的指标, 并且判断这种扭曲是否是由某种货币政策造成的, 以及寻找出可以解决这种扭曲的货币政策.
Core inflation supposedly focuses on what monetary policy can achieve by excluding temporary, although often dramatic, changes in commodity prices. But, as Mr Bini Smaghi points out, headline inflation has long been consistently higher than core because commodity prices have mostly moved upwards. It seems that buyers have had enough money, the ultimate source for all inflation, to pay for commodities without paying less for other stuff. That matters: high raw material prices hurt poor consumers, stoke wage demands and create disruptive profits for producers. Commodity inflation might be a better global index of policy-induced economic stress than either headline or core.
有人认为, 核心通胀率可以通过排除暂时(尽管也是急剧的)的物价波动来集中研究货币政策的效果. 但是, 正如尼•斯马吉所指出的那样, 总体通胀率已经长期稳定高于核心通胀率了, 因为大宗商品价格水平总体在向上移动. 由此看来, 买家似乎有足够的资金(所有通胀之源)来购买大宗商品而同时保证在其他方面的消费不减丝毫. 这个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原材料高价会损害贫穷消费者的利益, 助长工资需求以及为生产商创造扰乱性的利润. 比起总体通胀率以及核心通胀率,大宗商品通胀率或许是一个更能衡量由政策导致的经济压力程度的全球性指标
In the past few years, all the usual inflation measures have missed the worst economic distortions caused by bad monetary policy. Negative real policy interest rates have helped inflate asset price bubbles, which artificially stimulate spending – for a while. But normal inflation measures exclude financial assets such as shares and houses.
在过去几年里, 所有的常用通胀指标都未能衡量由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的最严重的经济扭曲程度. 负的实际政策利率曾在一段时间内助长了房地产价格泡沫, 人为地刺激了消费. 但是常用的通胀指标却将金融资产, 如股票和房产, 排除在外.
Central bankers cannot add asset prices to core and headline to create a single all-encompassing price index. But it is foolish to search for a single measure of monetary success.
央行行长不能将资产价格纳入到核心通胀率和总体通胀率中以建立一个包括所有物价在内的单一指标. 但是, 试图寻找一个衡量货币政策成功与否的单一指标也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3 19:46 , Processed in 0.0336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