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8|回复: 0

外国资本涌入中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2: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好像感觉自己越来越肥了. 现在的体重保守估计比去年刚来时重十二斤以上. 几个月前在Nancy家称重时已经是111斤了, 现在我想可能有114了, 连我自己也感到难以置信!
虽然说我现在的体重看起来仍然有点偏瘦, 可是对我走过二十几年的人生历程来讲, 真的是一个破天荒的纪录! 我记得自己读高中以前, 体重从来没有超过100斤的, 轻得可谓是一阵风就可以吹走了. 当然我得承认我的身高不高, 差一点就变成小矮人了. 但是我瘦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到高中时, 也没有多少日子体重是达到100斤的. 记得以前高中老校区的饭堂有一个秤, 我时不时吃完饭会去秤一下. 经常是吃饱饭喝足水了才刚好100斤. 要是空腹去秤, 再除掉衣服鞋子, 恐怕97斤也没有.
有时我会想, 难道是我以前吃得多, 现在吃得少吗? 我并不觉得. 我觉得自己在正餐上吃得一般般, 并不算很多. 以前在深大饭堂吃饭时, 我二两饭也吃不完, 除非我很饿时才会把它扫清光. 那时的我是挺瘦的. 当时我想方设法地想增肥, 特别是当我看到镜子中自己因为瘦削而显得长长的脸时, 我更加坚定自己要增肥的决心. 经常去买衣服, 我都是得买最小码的, 只要稍微买大一点, 我就穿得很滑稽, 就像是一根竹杆穿在一个大布袋里一样, 松松驰驰的. 所以后来我不管是去服装店买衣服还是在网上买衣服, 我一率买最小码的. 买裤子也一样.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腰围实在是太好了, 是很多女性梦寐以求的腰围, 呵呵. 我每次去买裤子,我都会挑最小码的. 而现实往往是, 哪怕是我选最小码的, 有时裤头都会显得有点宽.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店里想买一条休闲裤. 我当时非常喜欢那个裤子, 可是当服务员拿出最小码的给我, 我仍然穿得像充气球一样, 连服务员都在 “望洋兴叹” 地说: “我真的佩服你了, 连最小的码数对你来讲都显得大了!” 当时弄得我哭笑不得, 只好转去买另一条裤子.
增肥计划出来以后, 我就努力执行. 当时我并没有和别人说我要增肥, 我只是暗暗地把自己当作实验品. 于是, 我除了一天三餐以外, 晚上九点到十点之前还要吃宵夜, 并且大吃特吃. 华城百货下面那个 “高钙粉” 面摊(其实一点钙也没有)是我经常出没之地. 除了吃面, 还去华城百货超市买面包啊, 牛奶啊, 还有各种小吃和水果, 天天晚上把自己撑得像吃饱没事干, 懒洋洋地躺在屋檐上的肥猫一样. 那时桌子旁边的空地上全是食品, 像开小店一样. 我经常晚上自习回来就一边看电视一边顺手拿来吃. 牛奶一天喝两三瓶, 以蒙牛酸酸乳和营养快线为主, 津威和益力多为辅. 有事没事也跑到楼下的超市里买些雪糕来吃, 特别是在炎炎夏季热得你想跳楼的时候. 去饭堂吃饭时, 明明觉得饱了不想吃时, 我仍然要强迫自己把盘里的饭全部吃光, 并且美其名约 “不要浪费粮食”.  就这样, 当我自以为自己会取得 “成功” 时, 我却不知道我不仅没成功, 而且大败! 过了一个多月我经过桂庙一个美容店, 看到门口旁边有一个女士专用的体重计, 突然想去秤一下自己的体重. 可是那个体重计并不是给男士用的, 而是给女士用的, 弄得我心里好纠结. 终于, 我鼓起无限的勇气, 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人时就飞快往秤上轻轻一站, 再低头一看那数据, 当时差点没有喷血! 因为我不仅没增重, 反而瘦了半斤!!!
从那时起, 我对我的增重计划彻底失望了. 我当时觉得我是不可能增肥的了, 所以还是顺其自然吧. 而且我想, 瘦总比肥的好, 很多人想瘦也瘦不下来呢. 所以我的女性同学和朋友们特别羡慕我, 说我不管怎么吃也吃不肥. 很多女同学都不敢乱吃巧克力和雪糕等油脂或者热量大的东西, 但是我却通杀. 后来我想, 不会肥更好, 吃东西没有禁忌, 可以 “吃所欲吃”. 不过吃夜宵的习惯从此再没有中断过. 每天晚上九点左右, 我就会觉得很饿, 然后会吃很多东西, 主要是吃面包和水果还有喝牛奶. 来了爱尔兰也一样, 没有一个晚上是不吃夜宵的.
所以, 我想我现在肥了并不是因为在爱尔兰吃的东西比中国多, 至于是什么原因我也弄不清楚. 来了这里以后, 很多朋友听说我成了 “家庭煮男”, 就狂说我现在的厨艺一定很了得, 还说回国以后要找个机会一尝我的手艺. 唉, 说起这个我真的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其实我的厨艺和以前一样差得见不得人, 没有丝毫的长进. 我平时都是非随便弄一下就吃了, 味道只要过得去就行了, 我并不会过分在乎. 其实如果我肯用心学, 要煮出好东西绝对是不成问题的. 可是我却天生不喜欢煮东西, 我觉得很煮东西很繁琐很浪费时间. 所以我平时都是喝粥和吃面居多, 极少煮过什么菜. 我喜欢吃面是因为把所有的材料放到面里一煮就完事, 十分钟就可以吃了, 不用再慢慢剁啊切啊, 忙了半天才有得吃. 平时太忙了, 所以没有时间耗在做饭上. 经常在厨房煮饭时, 我都会忍不住想到以前在深大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因为以前一去饭堂就可以吃饭了, 不用自己煮, 吃完了把盘子一放, 也不用自己洗, 而且价格又便宜, 真的很方便.
不过虽然我煮的东西味道不好, 可是营养却是有保证的. 我平时很注重饮食的健康, 所以很注重一天三餐不同食物的搭配, 力求做到营养均衡. 肉不能不吃, 可是也不能吃多, 否则对身体也不好. 平时吃的东西都很清淡, 以蔬菜为主, 肉类为辅. 经常煮面时还要放一些木耳和香菇. 菜虽然煮不好, 可是却学会了煲不同的汤. 可能是广东人的天性吧, 我从小都很喜欢喝汤. 以前在家里, 母亲也三天两头都煲老火靓汤, 所以我如今特别怀念在家的日子! 现在煲得最多的是玉米萝卜龙骨汤, 茶树菇鸡汤还有虫草药材龙骨汤. 那些煲汤的药材都是在这边的中国超市买的. 每隔两三天我就会用慢火煲两个小时的汤, 然后用汤来煮面或者饺子当午餐. 感觉人喝的汤水多了, 睡眠也会更好, 精神也就更佳了. 我想, 以后回深圳工作时, 也要自己定期煲汤喝. 我以前老是喜欢在外面饭店喝汤, 其实真的不是很好, 因为外面放了很多味精的, 喝多了反而不健康. 还是自己亲力亲为更实际. 而且煲汤非常简单, 把所有的材料放进去等水沸了再调为慢火煲两个小时左右就行了. 在等汤的同时可以做别的东西.
除了喝汤以外, 我特别重视吃水果. 当然水果本身也很好吃, 另外就算水果不好吃我也会天天吃, 因为我知道, 水果吃多了不仅会让你现在更加健康, 而且可以让你年老时少得很多疾病, 特别是一些慢性病. 每当我看到一些老人得了什么心脑血管病啊, 气管炎啊, 高血压啊等等, 我就会想自己以后老了会不会也这样子. 后来我想, 与其担心以后自己会不会那样, 不如现在就做好防范措施, 让自己远离那些疾病. 所以, 吃水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因此, 不管我多么拮据, 我宁可少买一件衣服或者一双鞋子, 我都不会少吃一个苹果, 因为我知道省了买水果的钱, 这些钱最后不见得就是你的, 可能会进了医生的口袋.  来了这里以后, 不管我其他方面多么省, 我都不会省买水果的钱, 甚至我有时吃水果的钱比吃正餐的钱还要多. 现在每周吃一盒大李子(大约8颗), 一盒桔子(大约8个), 三盒葡萄(三斤), 一盒桃子(大约5个), 两斤香蕉, 约一斤苹果. 算了一下, 一周要花15欧元(人民币140元)左右来吃水果. 虽然钱是花了不少, 我却不心疼, 因为我知道这是值得的. 所以经常有朋友说我为什么精神状态这么好, 说起话来神采飞扬, 我往往会半开玩笑地说: “多吃点水果就行了!”
最近在为一个深大得了重病的同学筹款,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越来越感觉到, 身体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你没有健康的身体, 你就算是再世诸葛也无济于事. 你身体好了, 什么事都打不垮你, 因为你有重新站起来的资本; 而你身体垮了, 哪怕你再有宏图伟略, 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对于一个有志向的人, 保重身体不光是为了父母家人, 也不光是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 更重要的是为了让自己有实现理想的机会! 我时常感觉, 人生在世, 要是只是简简单单地生活, 没有什么建树, 实在是很遗憾! 而要想实现抱负, 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可以撑得起你理想抱负的身体! 所以, 除了平时要多运动多休息以外, 该吃的一定要吃, 该投入的也不能吝啬. 否则到头到省下钱很可能都不是你的, 而是医院的.
-----------------------------------------------------------------------------
外国资本涌入中国
原文: 选自英国>
译者: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  赖小琪
Barely a day goes by without news on China shopping abroad. A South African gold miner here; Angolan oil assets there. The country spent more than $15bn in Latin America in the past 12 months, according to Deloitte. Less, however, is reported on foreign money flowing into China. There are two reasons. First, it is difficult for individuals to get a foot in the door, hence China is not considered a conventional investment destination. Second, the data on inflows are hard to pin down.
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中国在海外投资的消息: 要么在南非购买金矿, 要么在拉美购买石油资产. 根据德勤的数据, 在过去12个月里, 中国在拉美的投资额超过150亿美元. 然而, 关于涌入中国的外国资本的报道却很少见. 原因有二: 第一, 国外个人很难涉足对中国的投资, 因此中国在大众的眼里并不是一个惯常的投资目的地; 第二, 关于资本流入的总数相当难确定.
But it is impossible to keep capital away from a fast-growing nation whose currency is criminally undervalued. Money finds a way. Capital Economics, for one, reckons it is pouring into China like never before. To calculate how much, consider that the dollar valu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leapt by $200bn in the first quarter, almost the biggest increase on record. As the trade balance for the same period was basically zero, capital inflows must have been the cause.
但是, 想把资本拦截在一个高速发展并且其币值被严重低估的国家的门外是不可能的. 资本总会想方设法进入这样的国家. 比如说, 资本经济学认为如今外国资本正以空前的规模涌入中国. 只要看看中国第一季度猛增的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几乎是历史最大增幅), 就可以算出这个规模有多大. 由于同期的贸易余额基本为零, 外国资本的流入必然是主要原因.
That capital is not only new foreign money; it also includes interest income on forex reserves, pretty sizeable when you hold some $3,000bn of reserves. Current account data are only reported annually but Capital Economics estimates quarterly interest income of about $35bn and negligible non-interest payments. That gives a rough estimate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flows into China: $165bn.
这些猛增的资本并不仅仅是外国资本, 也包括外汇储备的利息收入. 当你拥有约30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时, 相应的利息收入就会相当可观.  经常性账户的数据每年都会公布, 但是资本经济学估算, 中国的季息利收入约有350亿美元, 而非利息支付则可忽略不计. 从中就可以大概估算出涌入中国的外资规模约为 1650亿美元.
That is more than the whole first half of 2010 and easily ahead of the record year for inflows in 2008. That helps explain why money aggregates are still expanding at about 15 per cent per year and that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tightened reserve ratios again last month.
这一数字比2010年上半年的外资流入量还要多, 轻而易举地超过了创造外资流入量纪录的2008年的总规模. 由此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外国资本的流入总额仍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以及为什么中国人民银行上月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hinese investments often scare the locals. But it goes the other way, too. Foreign funds are making life harder for Chinese authorities.
中国在国外的投资则常常让当地人大为吃惊. 但是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也让中国人担惊受怕. 如今外资的涌入正在令中国当局头疼不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4 08:50 , Processed in 0.04061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