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办公室里飘着诱人的咖啡香味. 似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事都喜欢喝咖啡. 或者其中有些人不喜欢喝咖啡, 可是却 “不得不” 喝咖啡, 因为他们感到太疲惫了, 需要用咖啡来提神. 除了咖啡以外, 可以帮助提神的还有茶, 可乐, 红牛等其他一些含有咖啡因或者别的类似于兴奋剂一样的成分的饮料. 有时和一些经常喝咖啡或者茶的朋友聊天, 我会好奇地问他们: “你真的喜欢喝咖啡吗? 你真的喜欢品茗吗?” 得到的答案往往是: “不是, 其实我并不太喜欢, 只是平时工作需要提神.”
听到这样的答案, 我往往会陷入片刻的沉思. 我在想: “为什么我们每天都需要咖啡来提神呢? 难道我们每天晚上都没睡好? 难道我们没有了咖啡和茶之类的 “兴奋剂”就不能精神饱满地学习或者工作了 ……” 我越想就越觉得奇怪, 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 我们成了 “兴奋剂” 的奴隶.
如果说偶尔一时的精神不济需要用咖啡来提神, 我觉得还是可以谅解的, 毕竟人总有失眠或者因为一些特殊的活动而影响了休息. 但是如果天天都要依靠这些 “兴奋剂”来提神, 我个人觉得是有点恐怖. 许多人喝咖啡是因为晚上熬夜了导致睡眠不足, 第二天精神萎靡. 除了一小部分因为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点灯至夜半以外, 大部分熬夜的人其实都是在娱乐, 如上网或者在外面和朋友玩得不知时日. 如此一来, 这些人天天喝 “兴奋剂”来换取白天的精神饱满, 殊不知长此以往, 会对身体形成恶性循环, 严重地损害了身体的健康. 我有些朋友和我说, 他们刚开始喝一小杯淡咖啡就可以精神一天, 可是后来喝的浓度和份量渐渐增大才能起同样的效果, 到最后简直把咖啡当水喝仍然觉得效果甚微. 听到这样的话, 我感到瞠目结舌, 除了 “无语”之外, 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或许你会在网上搜出一堆喝咖啡等 “兴奋剂”的好处展示在我面前. 当然, 我并不否则喝咖啡或者茶有一定的好处, 但这是建立在适量的基础之上. 比如说喝适量浓度适中的茶可以延缓衰老和有助于抗癌. 可是物极必反, 一旦喝得过量, 就会产生许多消极的后果. 很多时候, 这类 “兴奋剂” 是在透支我们的生命. 你可能当时喝了觉得很精神, 可是一旦当效力过了, 你就会觉得无比的疲倦, 哪怕你休息再久, 你也很难恢复到曾经的状态, 结果你后面又得靠 “兴奋剂” 来为你提神,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 “兴奋剂”的泛滥背后是我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表现. 我们经常会有这么一种感觉: 小时候的精神会比现在好很多. 小时候我们可以整天充满活力, 但是现在却经常犯困并且无精打采, 注意力也很难高度集中.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 因为我们小时候活得很简单, 作息规律很正常. 而反观我们现在,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电脑的普及以及各种娱乐方式的盛行, 我们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早睡早起了. 许多人经常可以在电脑前足不出户而度过整个周末. 自从有了网络以后, 曾经喜欢看书的人往往都很少看书了, 而是依靠网络度日. 我也不例外. 曾经我读初中和高中时, 那时没有网络, 我非常喜欢看书, 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 但是上了大学并且买了电脑以后,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多久没有认认真真地看完一本长篇小说了. 直到从国外毕业回来入职公司后, 由于公司离家远需要坐三十分钟地铁, 我才又开始在地铁上看书, 并且一看就再也停不下来, 仿佛找回了从前的感觉. 读一本好书真的可以极大地陶冶你的心灵和情操, 丰富你的情感和培养你的思维, 让你的精神更加强大!
但是不管怎样, 我都不会依靠那些 “兴奋剂” 度日, 因为我知道, 那是一种对生命的透支. 不管你是真心喜欢它们也好, 刻意利用它们也罢, 最后你总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且很可能这个代价要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我时常觉得, 安排自己的生活是这个世界上对你来讲最具有艺术和技术含量的事情. 可能每个人的生活目标和理念都不一样, 但是懂得安排生活的人, 最后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精彩, 不管你是达官贵人, 还是平民百姓, 也不管你是锦衣玉食, 还是粗茶淡饭. 相反, 不懂得安排自己生活的人, 最后注定是要被生活牵着鼻子走, 碌碌无为甚至穷困潦倒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沦为 “兴奋剂”的奴隶.
----------------------------------------------------------------------------------
闺怨
Regret from Boudoir
作者: 唐代 王昌龄
Translated by Edison Lai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Staying in her boudoir worriless,
The young bride ascended the tower dressed up gracefully.
All of a sudden, over the road she spotted the green willows unconsciously.
She felt rather regretful, for asking her husband to seek fame by far away battling.
注: “柳” 与 “留” 的读音相近, 古人在诗词中往往用 “柳” 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Note: The pronunciations of “willow” and “miss” are very similar in Chinese and in ancient China, people tended to draw on “willow” in their poems to express their miss towards their friends, beloved or famil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