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3|回复: 0

秋走塔尔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5: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是金秋时节,我随旅游团前往青海塔尔寺。塔尔寺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是我国藏传佛教“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远处的天空是蔚蓝,牛羊像白云泛满了草地。我们的车子经过长途飞驶,终于来到了塔尔寺,一下车佛仿佛就进人了一个不同凡响的世界。依山而建的塔尔寺,气势十分雄伟。
  提到塔尔寺,就会想起黄教创始人。据导游介绍:早在六百多年前,在青海惶水岸边的南川一带,诞生了一个藏族婴儿,取名罗藏洲华。他从小聪明伶俐,长大后刻苦钻研佛经,后来游学于西藏、印度等地洞达佛学,造诣颇深,成为藏传佛教界的佼佼者,并创立了黄教。从此,家乡众僧引以为荣,就以故乡“宗喀”的地名尊称其为“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一生传经法,弘扬佛教和藏族传统文化,培育了一大批弟子,达赖和班禅两个世系就是他的两个亲传高足弟子传衍而来的。宗喀巴仙逝后,就被弟子们供奉起来。宗喀巴的诞生地从此也成为了“喇嘛教的麦加”,从此,经年轮回,褐红色的大峡谷中,依山修筑了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大经堂、小经堂等几十座建筑,成为了规模宏大的塔尔寺。
  塔尔寺的广场上,矗立着八尊整齐美观的如来宝塔,在阳光下显得洁白而耀眼。走进塔尔寺院墙,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珍藏着岁月的痕迹,凝聚着藏民文化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寺院飞檐斗拱,彩绘锦团。耳畔传来阵阵歌乐般的诵经声,细听那声音很是婉转动听,尚若心中有烦恼,听了一切都会变得遥远,整个人似乎是在接受一次圣地的洗礼。
  寺内最宏伟的建筑就是大金瓦殿。廊檐下天南地北的游客和信仰者人来人往,有信徒正在行膜拜礼,行礼者中有老、中、青、幼,行膜拜礼的方式以前在电影和电视中看到过,身临其境,便又看个仔细。膜拜的程序是先跪下,双手按地,然后就倾身向前滑去,让身体全贴在地面的木板或地上,贴实了身后再用右手拨一下放在前面的念珠,然后再收身,跪姿,起立,那些地板和石板已经被不知道多少人跪磨得光亮。信徒们不停地反复进行,据说要做十万次才告结束,至于缘由,就是被誉为神树的菩提树有十万叶片,心诚者通过跪拜十万次后会看见每片叶上的佛象。
  膜拜许愿者心要诚,膜拜时不能少了一个数,如漏了一次那就前功尽弃,故要膜拜十万次。十万次?该用多少时间?有人计算过,如果每天赶早出动,以一天跪拜一万次计算,至少要用十天时间才能完成,这正是一项体力和意志的考验和交量,那些年轻人做起来动作比较麻利,而年老者则动作迟缓,他们开始速度还可以,但时间一长,爬下后好久起不来,真是让人为他们着急,如果是这样,他们至少要连续两三个月才能完成全身运动的跪拜。听导游悄悄告诉我们:这样的膜拜如果来一百次已经是腰酸背痛了,何况是十万次?有虔诚的老者以信服命,宁愿做到力竭气绝,有的甚至倒在那块板上和佛结缘。
  看着信者膜拜,联想到以前在普陀山和五台山时曾看到一些外来和尚在上山时走一步就要一拜艰苦行程,想不到这里的信徒更加虔诚和超越,这恐伯是世界宗教仪式之最了。听一僧告诉我们,这里的地板两三年就要换新的。导游告诉我们说,在藏传佛教徒的观念中,他们认为在这里磕十万个这样的长头才能积一个功果和圆满人生。这种古老的生活方式一直融在他们祖辈的血液里,这也许就是信仰,信仰就是他们无穷的力量。
  在导游介绍下我了解了这种礼拜方式,知道藏民们一到农闲或丰收后,他们就会带上必备的生活用品等,从生活的藏区一路磕头走向他们心中的美丽圣地,他们有的还要通过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风餐露宿地赶来,他们会把一年到头辛勤放牧耕作的收益全部或大部分用来敬献佛祖,当我在塔尔寺看到这样的情景时,我为他们的虔敬而深深折服。是什么样的意念和信念会让一个人不辞辛劳地日复一日做着同一个动作,从几千里赶来不怕苦和累?原来他们的心中从来不贪图任何外在的形式,只是为了圆梦自己内心的一份平静,一份对佛的敬仰。这就是藏传佛教的神秘。记得有哲人这样说过:人有生存的需要,也有信仰的需要。信仰一旦变成现实,那就是真正的力量。
  在文殊菩萨殿殿堂廊檐下,有两排彩绘的经轮安装在上下木档中间,下轴由膏酥油润滑,轮上有两个把手,可推着旋转。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为一些不识经文的信徒而设,在这里转一次经轮算是念过一次“嘛呢叭咪”了。看到一些老人在边走边转,口中还在不停地祈祷,那种诚意是任何人也动摇不了他们的。
  这里还有纪念释迦牟尼降生时行走七步,步步开莲花的莲聚塔和纪念释迦牟尼修成正觉的菩提塔。寺内总共有活佛和喇嘛五百余。除了老喇嘛,还有许多少年喇嘛,他们在大小殿堂和里里外外各忙各的事,井然有序。在这里,僧侣们在学习佛经做佛事的同时,还学习天文、医学、绘画、历算、雕塑等文化艺术,借以弘扬佛法,而文化艺术借佛法得以保存和发扬,这或许是藏传宗教的一大功绩。
  塔尔寺内有“三绝”:即是壁画、堆绣、酥油花。大殿的墙壁上都有壁画,这些画纵横天文地理、自然美好,栩栩如生。堆绣挂在大经堂的墙上,很有立体感,是用粗线刺绣的,画面上有鸟、兽、虫、鱼、人物等。据说寺院每年举行的法会时,要在山坡举行晒大佛活动,众僧穿袈裟整齐列队,要把巨大的堆绣的佛像迎风展开,这时从四面八方的信徒就会自然汇集一起,那情景十分壮观。酥油花是用酥油作材料,用缩微法塑出历史的精彩和佛经故事的系列,如人物、花鸟、楼台、亭阁等,一瓣瓣花朵鲜艳精致。最令人惊叹的是时轮经院里用酥油花塑造的一个梦境花开:瞧,那些山药花开满了天空,四周仙乐缭绕,云丛众神飞升。据说这就是宗喀巴大师生前在一次做梦时看见的朵朵祥云,就连那些生活中的荆棘也都变成了花丛,还梦见各种佛教的故事,醒来后便指使弟子用酥油花复原了这个梦境。真是“三绝”是绝了。而这些作者都是喇嘛所为,可见他们的文化艺术功底之高超了。
  小金瓦殿是护法神殿,里面有一个“功德碑”,相传如果能把钱贴在碑上就能吉祥如意,所以藏民都会把钱大把地往上贴,还往旁边的功德箱子塞,游客们也都带着一颗慈善之心投去十元八元的。当然也有偶遇想捞外快的小偷,那小偷混在游客队伍中扮成一个外来的喇嘛,趁人不备就伸手去摸箱子里的大把钞票,结果当场被老喇嘛捉个准着,除了揭穿他是假喇嘛把戏,还要并责令其到佛堂佛像前长跪请罪,最后送到治安机关。有游客愤怒的,都骂小偷是自作自受。
  当我们走出寺院时,太阳已经偏西,寺院的上空正盘旋着一群黑色的鸟,像鹰又不是鹰,它们像一群信使从天堂里飞来,展开的翅膀落在寺庙的金顶上,给塔尔寺的傍晚带来了又一道看不透的风景。站在秋色中眺望塔尔寺的全景,只见寺屋顶的镏金铜瓦在阳光下闪烁着。对望对面的山坡,有杨柳树,还有矮松柏,它们稀疏地镶嵌在这高海拔千米的高坡上,山坡上有野草长得很茂盛,它们默默地生长着,也许这就是哺育牛羊的最美食料。
  当我们准备踏上返程的大巴时,我又看见一队藏民朝寺院走来,也许他们刚刚从千里之外走来,他们似乎疲惫不堪,他们的皮肤黝黑,肩上背着东西显得十分沉重和疲惫,但他们似乎是十分的兴奋,那些灵动的眸子正在朝塔尔寺眺望,似乎在说:“塔尔寺,我终于来了!”他们也许马上就要顶礼膜拜,或许从明天开始,但他们必须膜拜十万次。面对的是十万次呵,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会当作一生的幸福。我不禁朝他们挥手致意。
  塔尔寺在落日的余辉中又变得金碧辉煌,那辉煌被一层绚丽多姿的色彩涂抹在一起,似有一层淡淡的、轻悠悠的仙雾在旋转,整个寺院变得神奇莫测起来,逗乐了屋顶上的那群黑色的鸟,它们忽然像夜莺一样唱起歌来。当我挥着手与窗外的喇嘛告别时,那一刻,我面对塔尔寺,不由自主地又想得很多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5 03:50 , Processed in 0.0404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