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4|回复: 0

行走樟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3: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福,是全国以樟树为之骄傲的地方,谓称“樟树之乡”。
  行走在安福,到处可以见到古色古香,老老小小的樟树。田间地头是樟,村头村尾是樟,房前屋后是樟,塘边河旁还是樟。有樟就有村,见樟才到家,已成为安福农村一大奇特景观。不光农村处处是樟,在县城的小区、公园、河边,街心,行道上也到处是樟。就连近几年新开发的城区街道,也栽上了樟树新品种矮樟。到了安福,仿佛就是一个樟树的世界,步入到樟树的海洋。
  据《安福县志》记载,安福人栽培樟树有几千年历史,而且一直视樟树为宝,敬之为神。修路为樟树让道,建房为樟树摞地,保护为樟树挂牌,喜樟、爱樟、护樟,从古至今成为共识。据史载,樟树与我国的人类发展,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糸。清《康熙字典》释樟树二字,“史记豫章,又名豫樟,树生庭中,古以名郡。”由此可见,楚汉时期的南昌地区,就是以樟树名郡。另据有关资料考证,江西在九千年以前是一片大森林,其中就有不少的樟树。历代的统治者,凡造龙舟,建宫殿,必将到江西采大木。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地域的扩张开发,森林资源才慢渐减少。从此,江西才有了人工植树的记录。
  安福县的前身安平县,公元前221年建县,西汉时公元前202年从九江郡划归豫章管辖,治地约200年。境内樟树之多是否受此影响,至今在历史上还无考证。不过,安福以樟树命名的地方还真不少,什么樟州村、樟树坪、樟塘边、樟树湾、樟山下……比比皆是。
  安福的樟树多而古老,全县千年以上的樟树就有几千棵。特别在邵家村王家堂,有一棵2000多年的汉樟,树干胸围21.5米,粗如禾桶,树杆上分枝八股大杈,占地好几亩。经中科院庐山植物园专家鉴定,认定是全国最大的“樟王”。据南朝顾野王《舆地志》载,“吴时有女子居樟木下,木大数十围,孙皓建宫室,令人伐木,斧斤莫克,丁夫苦之。”这“数十围大樟”的地方,据清同治十一年(1872)《安福县志》记载,就是在古时的上元,即现今的赤谷乡。可见,三国时期安福的樟树之多,樟木之大,在几千年以前就享誉全国。
  安福人喜欢樟树,不仅因为它四季常青,枝繁如伞,树姿优美,是幸福、美满、吉祥的植物,更因为它生命力极强。无论在安福的山山水水,河旁路边,沙滩荒地,樟树仔随风飘舞,落地就生。而且樟树的姿态,想啥有啥!想什么就象什么!如卧龙樟,粗大的树根似几条巨龙,从地下钻入地上,又从地上钻入地下,似龙腾空钻地,舞姿非常壮观。还有状元樟、连理樟、母子樟、神仙樟……,真是千姿百态,奇型各异,是美化城市,造景乡村的上等树种。据清《康熙字典》载,我国古代不仅用樟树命名置景,还是地王将相威严治地,分别“礼斗、威仪、君政、讼平、祭义”,“宣子、施礼”,和“雅释宫屏”之象征。至今,安福还流传古樟下祭祀的习俗,将一些奇特的古樟称之为“神樟”,还有的在树旁建“土地庙”,香火一直盛旺。
  樟树一身全是宝。据有关部门考证,樟树属木本植物,常绿乔木,不但纹细质硬,是雕龙刻花做妆饰品的主要原料。而且香气宜人,杀菌杀虫,做成箱柜可存高档衣料。安福曾经出产的樟木箱闻名全国,获得过国家优秀产品荣誉。用樟树的根、茎、枝、叶可蒸馏制成白色的晶体,是上等的化工、医药原材料,可精制成防腐驱虫剂,强心剂等产品。用樟仔榨成樟油,不仅可添加食用,还是制造香料的重要原料,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原吉安樟脑厂就专营此项业务,并在安福各基层供销社设有收购点。八十年代初期,最高收购量112吨,为带动安福的经济,樟树也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安福对全县的樟树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将樟树列为全县的植物保护重点名单。对古樟实行挂牌编号,列入乡镇林管站的台帐管理。同时,又积极建设樟树苗圃,培育樟树新品种。严厉打击盗砍、贩卖、挖移、损毁、炼樟油等不法行为,为樟树的生长空间,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环境。
  漫步在中国的樟乡,眼观靓丽的城市,喜闻乡村的变化,让人有一种神采奕奕的感觉。一个产品能唱响一地,一棵樟树同样也会著称一方。人与自然从来都是紧密相联,相依为命。阅读一种树,见证它的历史,注重它的存在,更是为了保护它,利用它。因为生态靠人,人更要生态,人类要生存,还要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就必须注重生态的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3 02:47 , Processed in 0.0761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