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8|回复: 0

“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由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2-3 20: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由来
提问者:10690
------
滕玉琳回答:
       “自由、平等、博爱”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古代社会基本上依靠强迫劳动作为生产的支柱;中世纪社会的劳动,停滞在一种特殊形态下,并非生产一般交换价值的劳动。到中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生和发展,随着商品交换的普遍化,才逐渐出现了象近代的“自由”、“平等”、“博爱”那样的观念。
   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受到封建制度阻碍和束缚.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衰朽的封建势力的斗争,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也就是“人权”对“王权”;“人道”对“神道”;“自由”、“平等”、“博爱”对封建专制、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等思想意识的斗争。
   “自由、平等、博爱”作为一个完整的口号,不是一下子提出来的,它经历了一个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与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相联系的。在文艺复兴时期,在封建制度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城市新兴资产阶级意识但是那时的思想家们,还没有直接地赋予“自由”以政治上的意义,还没有提出以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来代替封建特权。形态中最突出的内容是什么呢?是“人文主义”,是这个主义所孕合的“自由”和“个性解放”.                               十八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出了个别国家的范围。一者,资产阶级要求把自己的触角伸向全世界,把世界上所有角落都卷入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之中;二者,是由于国际上反封建斗争的需要,因为资本在与封建势力作斗争时也越来越带有国际性,行将到来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在欧洲封建势力联合进攻下进行的;三者,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进展,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也日益显露出来,因而自由、平等思想就需要博爱来加以补充了。所以十八世纪法国某些启蒙思想家之所以特别强调博爱,并用博爱来丰富“自由”、“平等”的内容,似乎不难理解的了 1791年所颁布的宪法也没有写上这个口号。只是到了1792年9月21日,法兰西宣布为共和国之后,国民公会才把博爱与共和国联系起来,才把博爱与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http://202.201.109.15/gzshang/jxzy/lishi/g2/ls06/01/kzzl2.htm
回答时间:2011-11-10 19:58:10
关键词:
                           
                                    自由 平等 博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2 10:50 , Processed in 0.0384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