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85|回复: 0

[经管学院] 商品知识及检验检疫(Merchandising and Commodity Inspection)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13: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商品知识及检验检疫(Merchandising and Commodity Inspection)  学分:3  学时:48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基础必修课  
开课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商品知识及检验检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检验检疫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又涉及物理、机械、化学、生物、电子电工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学习该课程,充分了解各种商品特性和商品检验检疫知识和方法,为今后更好的从事商品进出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熟悉商品质量标准、了解商品的分类、掌握各种商品的理、化特性及其商品检验检疫知识和方法、掌握进出口商品的报检报验。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以实物商品为基础,以商品质量为核心,较全面地介绍商品质量、商品分类、商品特性、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储运与养护及商品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介绍食品、纺织品、日用工业品、家用电器等主要类别商品的理化性能、质量要求等的有关知识。介绍进出口商品的报检报验流程及其检验检疫标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2学时)
主要内容:商品质量的概念、商品质量特性、商品质量工作的意义、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商品质量管理概述、商品质量管理法规、商品质量管理术语、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商品品种的概念和意义、商品品种的分类、类别和结构、商品品种发展规律。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掌握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商品品种的分类、类别和结构,熟悉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商品质量标准(2学时)
主要内容:商品标准的概念、商品标准的种类、商品标准的级别、我国商品标准、国际商品标准、商品标准内容及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商品质量监督概念及作用、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商品质量监督体系、商品质量认证的概念、商品质量认证的类型和程序、商品质量体系认证、我国的质量认证工作。
教学目标与要求:要求了解商品标准的概念及作用、商品质量监督的概念及类型、商品质量
认证的概念及重要性;熟悉商品标准的级别及内容;重点掌握商品标准的制定及如何使用标准去判断商品质量、商品质量及商品质量体系的认证。

第三章  商品的储运与养护(3学时)
主要内容:商品的质量变化、商品的物理机械变化、商品的化学变化、商品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他生物引起的变化、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温度和湿度变化规律、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商品储存管理、商品运输管理、商品养护技术、食品商品的保鲜与防腐、工业品商品的养护。
教学目标与要求:要求了解商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有哪些质量变化形式,并能联系实际分析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熟悉食品和工业品商品的养护技术,重点掌握如何根据商品在储运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加强商品的储运管理。

第四章  食品商品的特性(4时)
主要内容:食品商品的化学成分、食品的颜色、食物的香气、食品的滋味,食品商品的卫生特性(食物本身含有的有毒成分、环境对食物的化学污染、环境对食物的生物污染),乳及乳制品,、酒的分类、酿酒基本原理、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和果酒,茶叶,饮料。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商品的化学成分和营养物质的特征及生理功能;了解影响食品卫生的各种因素和防范措施;熟悉乳及乳制品、酒、茶叶、饮料等食品的分类及特性。

第五章 工业品商品的特性(4学时)
主要内容:工业品商品的成分工业品商品的分类,工业品商品的性质,塑料的分类和性能,塑料制品的成型方法,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塑料制品的质量要求和鉴别、保管、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工业品商品的性质与其成分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明确工业品商品的化学组成,商品的宏观、微观和内部结构层次的内容;掌握工业品商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质。掌握塑料的分类,以及各类塑料的性能与用途,了解塑料的鉴别方法。

第六章 纺织品商品的特性(2学时)
主要内容:纺织品商品的构成成分,纺织商品的分类,纺织品的形成过程,纺织品的织物组织,纺织品的物理性质,纺织品的机械性能,纺织品的化学性质,服装商品的质量要求。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纺织纤维的种类及其性能;了解纺织品形成的生产过程:掌握纺织品的分类方法及其内容,重点理解织物的物理、机械、化学性质对服装品质的影响。

第九章 家用电器商品的特性(2学时)
主要内容:家用电器的特性,家用电器商品的分类及品种,家用电器商品的质量要求,家用电器商品的包装、储运和销售要求,音频设备,视频设备,制冷、空调器具,洗衣机,吸尘器。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家用电器商品的主要特点,以及家用电器商品的分类;掌握主要家用电器商品的质量要求,和商品质量的检查方法以及它们的包装和销售要求;熟悉主要家用电器商品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安全使用方法以及保养方法。

第十章 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2学时)
主要内容:第一节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发展历程;第二节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法律地位和意义一;第三节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工作内容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法律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主要工作内容。要求学生对当今国际贸易中出现的商品检验、动植物及卫生检疫方面的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对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十二章 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主体(2学时)
主要内容:第一节自理报检单位;第二节代理报检单位;第三节报检员的资格认定与职责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出入境检验检疫有关规定中对自理报检单位、代理报检单位以及报检员的相关规定,掌握他们的权利、义务,资格要求以及登记注册的程序。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独立完成报检员的注册程序,能够处理代理与自理报检单位在登记注册中的相应问题。
第十三章 出入境检验检疫与报检的流程(2学时)
主要内容:第一节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程序;第二节预验、复验和重验;第三节免验的申请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出入境检验检疫与报l检的流程,掌握预检、复检、重检以及党检彩街若力客。要求学生学会填制相应的单证t处理相应的报检事务。
第十四章 出口商品的检验与报检(讲授6学时)(讨论2学时)
主要内容:第一节  出口商品报检的一般规定;第二节各类出口商品的报检;第三节各类出口商品包装的报检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我国出口商品报检的基本规定,掌握各类商品出口报检及检验的相关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学会填制出境货物报检单;学会处理各类出口商品的报检善务。
第十五章 进口商品的检验与报检(2学时)
主要内容:第一节进口商品报检的一般规定;第二节各类进口商品的报检;第三节进口商品木质包装的报检;第四节鉴定业务的报检;第五节入境展览物品检验检疫的报检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我国进口商品报检的基本规定,掌握各类商品进口报检及检验的相关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学会填制入境货物报检单,学会处理各类进口商品的猿检夸务。
第十六章 出入境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与报检(2学时)
主要内容:第一节出入境动物检验检疫的一般规定;第二节出入境动物的报检与检验检疫;
第三节出入境动物产品报检与检验检疫;第四节出入境动物生物制品的报检与检验检疫;第五节  出入境运输工具的动物检疫;第六节过境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报检与检疫;第七节携带、邮寄动物的报检与检疫
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学生明确我国出入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验检疫制度的内容、适用范围和相关要求,掌握出入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的基本工作程序。要求学生学会出入境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报检。
第十七章 出入境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检验检疫与报检(2学时)
主要内容:第一节出入境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报检与检疫;第二节各类出入境植物及植物产     品的报检;第三节过境植物的报检与检疫;第四节携带、邮寄植物的报检与检疫;第五节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植物报检与检疫;第六节出入境转基因产品的报检与检验检疫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我国出入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报检及检验检疫的基本规定;掌握各类出入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报检及检验的相关内容;掌握过境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报检及检疫和携带、邮寄植物及产品的报检及检疫内容;了解出入境运输工具植物的报检及检疫内容和程序。要求学生学会处理各类出入境和过境植物及产品的报检事务。
第十八章 标签、鉴定及检验检疫注册登记的申请(2学时)(讨论2学时)
主要内容:第一节各类进出口商品标签的申请;第二节产品认证的申请;第三节出境货物许可证的申请;第四节检验检疫注册登记的申请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我国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注册登记审批的相关规定,掌握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注册登记审批的申请程序及其检验监督管理。要求学生学会标签、鉴定及检验检疫注册登记申请的一般方法。
第十九章 电子报检、电子转单和电子通关(1学时)
主要内容:第一节电子报检;第二节.电子转单;第三节电子通关
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我国出入境电子报检、电子转单和电子通关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学会填制电子报检登记申请表,学会处理电子报检、电子转单和电子通关的基本事务。
其他:机动安排(4学时)
四、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集商品知识、商品技能于一体,教师在课堂上应首先对商品、商品质量、商品分类、商品特性、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储运与养护的基本概念进行详细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商品实物展示,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质量鉴别等内容的理解。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机会多观察鉴别各种商品的外观特征和内在质量。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商品学》刘北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课件(《商品学》PPT及WORD)。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30%(课堂讨论10%、出勤占10%、课外作业10%),闭卷考试占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商品学.刘北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商品学.淡骝芳.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由于“商品知识及检验检疫”课程的内容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有关,因此,在开设“国际贸易实务”之前应先修“商品知识及检验检疫”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3 03:03 , Processed in 0.0575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