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25|回复: 0

[生命学院] 生物入侵(Biology Invasion)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10: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生物入侵(Biology Invasion)  学分:1.5  学时:24  
课程类别:综合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遗传育种系
曾任课教师:王成辉(副教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全校自然类任选课。其教学目的是增加学生(包括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生物科学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智力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课程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人员流动范围和频率不断扩大,以及环境的逐渐变化,为生物间的入侵和扩散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和机会。生物入侵可造成物种濒危,灭绝、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危害,是居于生境破坏之后的第二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入侵的概念;本地种、外来种和入侵种的区别;生物入侵的过程和扩散方式、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的危害和影响;生物入侵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3学时)
主要内容:生物入侵的定义;本地种(土著种)、外来种和入侵种的含义;生物入侵的危害性简述;国内外生物入侵概况与本课程的学习意义;播放录像片《外来生物入侵A、B》。
学习要求:理解生物入侵的定义,掌握判断生物入侵的三个标准。
课堂讨论:请学生说说自己所见到(或认为)的生物入侵种。
作业:生物入侵的定义,判断生物入侵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章  生物入侵过程与扩散(3学时)
主要内容:生物入侵的过程;外来种转化为入侵种的过程和经历阶段;入侵种的扩散途径、方式和扩散机制。
学习要求:了解生物入侵的过程;入侵种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扩散的。
作业:外来种的入侵途径和扩散方式有哪些?
第三章  生物入侵原因与机理(3学时)
主要内容:入侵种的入侵生物学特性、遗传学特性;生态系统中生物群体的可入侵性、环境条件的可入侵性;生物入侵中的常见七大攻略。
学习要求:了解哪些物种易成为入侵种;哪些生态环境容易受到生物入侵。
作业:什么样的物种具有入侵性?什么样的生态环境易遭受入侵?
第四章  生物入侵与生物多样性(6学时)
主要内容: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生物入侵对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危害和影响。播放录像片《自然秘事-中国生物报告》、《生物多样性忧思录》。
学习要求: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了解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和影响。
作业: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有哪些影响和危害?
第五章  典型的生物入侵种(6学时)
主要内容:介绍中国第一批16种入侵种的入侵年代、在中国的入侵概况与危害性;我国水产引种概况;典型入侵物种水葫芦、大米草、克氏原螯虾介绍。介绍我国中华绒螯蟹和“四大家鱼”在国外的情况。释放自制录像片《中国“四大家鱼”在美国》。
学习要求:了解我国当前生物入侵的概况。
讨论:引种与生物入侵的关系。
作业:如何有效防治水葫芦、克氏原螯虾的危害性?
第六章  生态安全(3学时)
主要内容:生态安全的含义与提出过程;生态安全的标准;生态安全的特点;影响生态安全的因素;生物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危害性。
学习要求:理解生物安全的含义,了解影响生态安全的因素,掌握生物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危害。
作业:物种入侵会对生态安全造成哪些危害?
第七章 生物入侵防范与管理(3学时)
主要内容:生物入侵的风险分析;我国生物入侵防范的存在问题和管理对策。
学习要求:了解生物入侵风险分析的三个阶段,我国在防范生物入侵方面的对策。
讨论:为减少或避免生物入侵,从我们自身做起,要注意哪些方面。?
作业:如何加强我国生物入侵的防范与管理?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生物入侵相关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进行必要的讲授,授课过程中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最新发生的有关生物入侵的事例,结合大量图片、事例、录像等手段,辅以课堂讨论等形式,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在快乐中、在好奇中学习。
每次课后,部署一道相关复习题,增加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巩固,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找和课后复习。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由多媒体讲授、录像、讨论、作业等方式构成。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课件(PPT材料)、音像教材(录像)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IL、BBS等形式)。
    考试主要采用开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课堂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总评成绩:平时占30%、开卷考试占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徐汝梅, 叶万辉 主编. 《生物入侵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北京), 2003
曾北危 主编. 《生物入侵》. 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2004
徐海根, 王健民, 强胜, 王长永 主编. 《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安全•遗传资源》.科学出版社(北京), 2004
万方浩, 郑小波,   郭建英 主编《重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控制》.科学出版社(北京), 2005
白敏冬, 张芝涛, 白希尧 著《海洋生物入侵性传播及绿色防治》.科学出版社(北京), 2005
李家乐, 董志国, 李应森, 王成辉 编著《中国外来水生动植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知识课程,学生有基本的生物知识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3 00:28 , Processed in 0.0379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