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05|回复: 0

[生命学院] 遗传育种学(Genetics and Breeding)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5: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遗传育种学(Genetics and Breeding)  学分:3  学时:48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遗传育种学属专业基础课,为水产养殖、动物科学、水族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教育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与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相关的名称术语和基本概念,掌握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实际遗传育种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设计育种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
二、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包括遗传学和育种学两部分。遗传学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中以经典遗传学基础理论知识为教学重点,附以遗传学发展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使学生对遗传学的发展前沿有较深入的了解。育种学主要讲授与水产动物育种相关的名称术语和基本概念以及水产动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各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水产动物育种学有概要性的了解和掌握,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基本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遗传学部分以经典遗传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教学的重点,附以遗传学发展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使学生对当前遗传学的发展前沿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3.育种学部分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育种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加强育种学相关专著等参考书的阅读、最后从所列13个论文题目中挑选其一或自拟题目撰写课程报告,并于期末做PPT汇报,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参考书)、音像教材(磁带、光盘)、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AIL、等形式)。
    遗传学部分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考试范围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成绩:平时作业占30%+课堂讨论和出勤占10%+闭卷考试占60%。
    育种学部分考试主要采用撰写课程论文、PPT汇报的方式,论文范围涵盖课程所学内容。本课程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以及对学生语言表达、组织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评成绩:纸质报告70-60%+PPT汇报25%+考勤5-15%
    总评成绩:遗传学50%+育种学5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王亚馥,戴灼华,«遗传学»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刘祖洞,«遗传学» (第二版) (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江三多,吕宝忠,«遗传学遗传数理统计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陈仁彪,冯波,«医学遗传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5、陈竺,强伯勤等,«基因组科学与人类疾病»,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6、罗鹏主编,«遗传学应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张玉静,«分子遗传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8、贺林等,«解码生命»,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赵寿元,行守怡。«现代遗传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Winter,G I, «遗传学» (影印本)。科学出版社,1999。
11、鱼类育种学、楼允东、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2、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吴仲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13、鱼类遗传育种工程、吴清江桂建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4、长江重要鱼类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研究、李思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5、中国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和保护、李思发、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16、中国淡水主要养殖鱼类种质研究、李思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7、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鳙、草鱼种质资源研究、李思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8、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三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李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
19、家畜育种规划、张沅、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20、数量遗传与动物育种、王金玉陈国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1、几种重要海水鱼类精子冷冻保存研究及其在生产、育种的应用、季相山、上海水产大学、2004
22、台湾红罗非鱼与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杂交育种研究、何学军、上海水产大学、2002
23、广东鲂与团头鲂的杂交育种研究、叶星、上海水产大学、2000
24、水产动物育种学、范兆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科程的前导课程是普通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本课程后可为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水产养殖、贝类育种、甲壳动物育种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24 14:03 , Processed in 0.0358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