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3|回复: 0

[食品学院] 益生菌(Probiotics)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2: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益生菌(Probiotics)  学分:1  学时:16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课  
开课学院:食品学院  所属基层教学组织:
曾任课教师:
        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益生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用、动植物益生菌、益生元的主要种类、选育方法、生理功能、安全评价体系,人用、动植物典型益生菌制品的生产工艺技术,并了解益生菌、益生元的应用效果,为学生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课程简介
    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对人和动植物机体有益的菌,主要包括全部的无害乳酸菌、酵母等。由于益生菌能改善机体微生物和酶的平衡,被人们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极有发展潜力的健康食品、功能性绿色饲料添加剂、功能性绿色环保药肥,因此,培养掌握益生菌基础与技术,是食品工业的发展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介绍益生菌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本课程为理论课程, 共32学时,本科 4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1学时)(了解)
(1)益生菌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益生菌的发展简史
(3)益生菌的生理功能
第二章 人和动植物的正常菌群(1学时)(了解)
(1)与肠道微生物有关的肠道生理组织
(2)人和动植物的正常菌群
(3)人和动植物的主要益生菌
(4)肠道菌群的黏附与定植
(5)肠道菌群的平衡与失衡
第三章 人用益生菌制品的生产工艺(5学时)(掌握)
(1)种子(菌种)培养
(2)益生菌的生产培养
(3)菌体的收集和干燥
(4)主要人用益生菌制品的制备
第四章 益生元(3学时)(掌握)
(1)概述
(2)益生元的生理功能
(3)益生元的来源和制备方法
(4)非消化性寡糖益生元及其应用
第五章 人用益生菌制品的安全性评价(1学时)(理解)
(1)食品安全性的内涵
(2)乳酸菌的感染与产生生物胺的问题
(3)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4)人用遗传修饰益生菌制品的优点及安全性评价
第六章  动物益生菌及其制品(3学时)(掌握)
(1)概述
(2)动物益生菌及其制品的种类
(3)动物益生菌制品的生产工艺
(4)动物益生菌制品防病促生长机制
(5)动物益生菌制品的应用效果
第七章  植物益生菌(1学时)(掌握)
(1)概述
(2)植物益生菌的种类和菌株选育
(3)植物益生菌的增产原理
(4)植物益生菌的生产
(5)植物益生菌的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价
(6)植物益生菌的应用效果
第八章  展望(1学时)(了解)
四、教学基本要求
    在学习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和生物化学等课程后进行该课程的教学。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使用的多媒体PPT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并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课程考核办法:
1. 作业:20%
2. 课堂参与:30%
3. 考试:5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郭兴华主编. 《益生菌基础与应用》.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阅读书目:
1.郭本恒编. 《益生菌》.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杨洁彬编. 《乳酸菌:生物学基础及应用》.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专业选修课,注重前导课程所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在益生菌领域的应用,因此,必须学习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和生物化学等前修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6 21:11 , Processed in 0.03473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