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7|回复: 0

孟子·梁惠王上1.6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见梁襄王[1],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2]。卒然问曰[3]:‘天下恶乎定[4]?’”


“吾对曰:‘定于一[5]。’”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6]。’”


“‘孰能与之[7]?’”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8]。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9],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10]。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11],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


[1]梁襄王:梁惠王之子,名嗣,公元前318年至前296年在位。 [2]以上两句意为,远看不像个国君,到了他面前也不能令人敬畏。畏:敬畏。 [3]卒:同“猝(cù)”。突然。 [4]此句意为,天下怎样才能安定?定:安定。 [5]此句意为,天下统一了就会安定。一:统一。 [6]此句意为,不喜欢杀人的人能统一天下。嗜:喜好。 [7]此句意为,谁愿归顺他呢?与:跟随;跟从。之:指“不嗜杀人者”。 [8]以上三句意为,天上涌起大片乌云,降下大雨,禾苗便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油然:充沛的样子。沛然:盛大貌。 [9]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 [10]此句意为,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伸长了脖子盼望他。引:伸。领:脖颈。 [11]由:同“犹”。如同。


原边注:


天下统一则安定。


行仁政者可统一天下。


仁者无敌。


点评:


本章论“定于一”,是孟子王道思想的反映。公元前319年梁惠王去世,第二年梁襄王正式即位。孟子与他会面,此章即为二人的对话。孟子认为天下必将统一,是大势所趋。同时又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也就是行仁政、王道者才可以统一天下。不过,王道虽然能够赢得民心,赢得天下,但行王道还是霸道则取决于统治者自己。孟子在与襄王接触后,感到他不像个有为的君主,十分失望,不久只好离开了魏国。



作者:梁涛(解读)


出处:《孟子》,袁行霈主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


授权方: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31 17:29 , Processed in 0.0508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