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8|回复: 0

子夜吴歌四首(其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作者:唐·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中宗神龙元年(705),随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出蜀漫游。天宝元年(742)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世称“李翰林”,后因得罪权贵,赐金放还,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安史乱中,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受累入狱,流放夜郎,于途中遇赦,返回江夏。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歌内容丰富,兼擅众体,善于借助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表现对现实的抨击和对理想的追求,风格雄健奔放,语言清新自然。有《李太白集》传世。


点评:


子夜吴歌,即《子夜歌》,因属吴声曲,故又称《子夜吴歌》。六朝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有《子夜歌》《子夜四时歌》等,多写男女间情事,特别是女子对情人的思念。李白《子夜吴歌》共四首,依次写春、夏、秋、冬四时,此为其三。


这首诗以清新优美的笔调描写了长安城中的妇女为远戍的丈夫准备冬衣的情景,表现了她们希望战争早日结束的心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巧妙地借声音来表现画面和情感,虽然并未对捣衣的实景作任何描摹,但是通过秋夜月光下传来的阵阵捣衣声,家家户户的劳作场面已跃然纸上,展示出一幅充满诗意的长安秋夜图。秋风也吹不断这捣衣声,因为这此起彼伏的声音代表了她们对于戍边丈夫的绵绵深情。此诗的另一个特色是立旨温厚,寄意深婉。唐汝询《唐诗解》:“此为戍妇之辞,以讥当时战伐之苦......不恨朝廷之黩武,但言胡虏之未平,深得风人之旨。”


(摘自《长安吟咏》,中华书局2016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3 13:49 , Processed in 0.0407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