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5|回复: 0

苏轼《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


赏析:


宋元丰四年(1081年)冬,黄州大雪。苏轼在《书雪》中说:“今年黄州,大雪盈尺。吾方种麦东坡,得此固我所喜。但舍外无薪米者,亦为之耿耿不寐,悲夫!”苏轼写了好几篇咏雪的诗词,本篇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以写景生动见长,首联写“雪后到乾明寺”。温庭筠《侠客行》云:“白马夜频惊,三更霸(灞)陵雪。”韦庄《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云:“马惊门外山如活。”第一句即化用温、韦诗意,用“马亦惊”侧面描写漫山皆雪的景象。一开头就给人造成强烈印象,起笔确实不凡:“写山光,真写得出。”(陈衍《宋诗精华录》)第二句以“阶前屐齿”写“到乾明寺”,以“我先行”写自己对雪景的酷爱——先赏为快。


颔联写寺中雪景。“风花”指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长春苑,皇帝宫苑。尉迟偓《中朝故事》云:“长春宫,园林繁茂,花木无所不有,芳菲长如三春节。”不夜城,据《太平寰宇记》载,登州文登县有不夜城,以日出于东,故以不夜为名。一般也用来形容灯火通明的城市,这里指雪光映照,有如白昼。长春苑、不夜城皆指乾明寺。出句写乾明寺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时正严冬,梨花不当开,故置一“误”字。对句写乾明寺月光照于上,雪光映于下,有如不夜城一般,彻夜通明,故云“云月长临不夜城”。


颈联抒发自己对雪景的热爱。苏轼《西江月》:“可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未许”句,用法与此相同,这样至洁至净的银色世界,决不能让牛羊践踏,破坏她的纯洁。“且看”句,是想象雪晴之后,鸦雀戏弄于千树万树梨花之间,尤其可人。


尾联写“遂宿”。前句写留宿乾明寺,后句申说留宿的目的是要欣赏大雪融化之景:雪大,融化时的雪水必多,定会发出“摧檐泻竹”之声。


此诗当然算不上苏轼咏雪诗的最上乘,但也不像纪昀所批评的那样“俗”“拙”“不成语”(《纪评苏诗》)。这首诗至少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写景形象,读了这首诗,好像我们也置身这一银色世界一样。二是感情真挚,特别是后四句,充分抒发了他对这一至净至洁的雪景的热爱,反映出他的生活情趣。可以看出,他即使身在贬所,生活态度仍然是积极的。


(曾枣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 13:21 , Processed in 0.0654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