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9|回复: 0

王安石《送项判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鸣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项判官生平未详。宋代的判官一般为州府或节度、观察等使的佐吏,主管判断公事,在地方官中虽非正职,但地位相当重要。


诗的开头两句写送别时所见的景物。首句“洲渚”是由江中泥沙冲积而成的小洲,可见送别的地点是在江畔渡口。“断芦”和“落枫”点明时间是西风萧瑟的深秋季节。次句“沙长”与“午潮”密切相关,由于午潮已过,随着潮水的退落,原来被水淹没的岸边沙滩皆呈现在眼前,显示送别的时间是过午以后。


第三、第四两句记渡口所闻所见。“山鸟”是指一种捕食小虫的禽鸟,俗称“山鸡”,又名“鸡头鹘”,它常发出“泥滑滑”(滑,读作“古”)的鸣叫声,南方人便称这种鸟为“泥滑滑”。“泥滑滑”三字,是山鸡鸣叫的谐音,写得颇为有趣。第四句概括描述了这个渡口车来马往、熙熙攘攘的情形。“萧萧马鸣”出自《诗经·小雅·车攻》;这里的“马萧萧”,本于杜甫《兵车行》中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诗句,与上句“泥滑滑”成对,也是谐音。作者运用唐代诗人的句子,写情写景,妙到毫端,却又各不相犯,足以见其笔力。


第五、第六两句写与项判官的情谊以及项判官的为人。第五句包括了两个典故:“十年”用《礼记·曲礼》中的“十年以长,则兄事之”;“青衿”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毛传》云:“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这句是说,两人的年龄大约相差十岁,亲如兄弟,最初认识的时候,彼此都还是没有官职的学子。第六句“白璧招”用《韩诗外传》“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辞”一事,指项判官为官廉洁,他千里迢迢来此,并不是贪图荣华富贵。


结尾两句,是临别赠言。第七句的“强饭”化用平阳公主对汉武帝卫皇后说的话。卫皇后即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一名歌女。她初入宫时,平阳公主拊其背曰:“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愿无相忘!”(《汉书·外戚传》)第八句的“簪”,指系发于冕的簪,“华”是形容词,言其美。“鸡翘”,是鸾旗车的俗称。这种车上的旗杆插有彩色羽毛。这两句是希望项判官保重身体,努力加餐,将来一定高车大马,前途无量。


此诗与一般的赠别之作不同,作者没有渲染当时的离情别绪。前后八句脉络分明,用一个“真”字贯穿始终。前四句写景,诗人把送别时耳闻目睹的真情实景加以描叙,使渡口的情形历历如在目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山鸟”一联,命意造境,别开生面,借前人名句,为己所用,而又不露痕迹,波澜起伏,情趣盎然。后四句叙情,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其中虽穿插了几个典故,但用得精妙贴切,语重心长。后人谓王安石的诗在宋诗中有唐诗风调,这诗可作代表。


(曹中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31 10:40 , Processed in 0.0515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