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4|回复: 0

李觏《乡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赏析:


落日黄昏,是极惹人愁思的时刻。这一时刻,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他乡的游子又怎能不触景生情、归思难收?李觏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黄昏时的思乡之情。


首二句从极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的所见所感。人们都说落日处是天涯,可诗人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可见故乡更在天涯之外。此二句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诗人对空间距离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石延年《高楼》云:“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范仲淹《苏幕遮》云:“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欧阳修《踏莎行》云:“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千秋岁·春恨》云:“夜长春梦短,人远天涯近。”钱钟书《宋诗选注》认为以上诗句与本诗首二句“词意相类”。只是石延年等人都是直言己之所感,李诗却先引“人言”作陪,用的是以客形主之法,语意更为痛切。


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第四句再递进一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难过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诗用“还被”二字唤起,直使人觉得障碍重重。此外,山本可用“青”“绿”形容,用“青”更符合诗的平仄要求,可是诗人却用“碧”,大约是因为“青”“绿”较为轻、明,“碧”较为重、暗,不仅更符合暮色苍茫中山的色彩,而且能唤起凝重情绪。当苍茫的暮色遮掩住碧山,给人的凝重压抑感也就更加强烈。诗至结尾,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色调变化由明而暗,全诗结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


全诗在时间、空间、光色与结构上构成了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凝重之感。


(张金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 02:45 , Processed in 0.0480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