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3|回复: 0

钱惟演《对竹思鹤》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1: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骥旁边立[1],尽是人间第一流。


注释:


[1]仙骥:即指鹤,因仙人常骑鹤,故鹤便成了仙人之骥。


赏析:


竹为树中君子,鹤称禽中高士。南朝谢庄《竹赞》云“贞而不介,弱而不亏”;鲍照《舞鹤赋》则称鹤“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对竹思鹤”这一诗题本身,已透露了作者的命意所在。对竹,是实景;思鹤,是虚拟。诗的构思,在历代众多的咏竹、咏鹤诗中蹊径独辟,自具一格。


“清”之一字,是全诗的立意所在。前二句,“对竹”于洛阳伊水之滨,水竹相映,体现了境界之清。这倒并非是其首创,南朝《江边竹》诗早执先鞭,而唐人诗中更不乏其例,如白居易《画竹歌》云:“野塘水边欹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可见不仅是诗人,画师亦早已取此为景。然而钱氏连用“瘦”“萧萧”“风”“露”“清夜”“秋”诸语,又显示了西昆诗人善于锤炼的艺术造诣。伊水东流,又正值风轻露白的清秋之夜。这清迥的背景,更衬托出丛竹的瘦劲之骨与萧萧之韵。两个“宜”字尤堪玩味。这萧萧瘦玉,只宜于清秋之夜、野水之滨,一种孤高不群的意态顿时从两个“宜”字中传出。“宜”与“不宜”,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以两个“宜”字又表露了作者的意趣。三句“更教”二字将两个“宜”字接过,由“对竹”而更“思鹤”。鹤为“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相鹤经》),《诗经》又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以仙鹤配野竹,两个“第一流”,韵趣自能相通。


“尽是人间第一流”,是全诗的结穴。瘦竹、清风、凉露、仙骥,都是第一流的雅物。在这尘世有谁能欣赏这清超脱俗的第一流雅境呢?当然非第一流的雅士莫属。在这一点上,陈衍可称是钱惟演的异代知音。他在《宋诗精华录》中评此诗说:“有身份,是第一流人语。”可谓片言中的。不过,他忘了知人论世,忘了说明钱惟演是否够得上“第一流人”。


从“伊水”可知,此诗当为钱惟演在仁宗天圣、明道年间判河南府时所作。在此以前,他就附从权相丁谓,依附刘妃,力拥刘妃为后,并在真宗病重时主张皇帝崩后由刘后听政。在这种利害关系之上,他与丁、刘结为姻亲。作此诗前后,刘后崩,他又迎合仁宗之意,主张以刘后配祀真宗。因此为正直的朝士所不齿。在这些重大问题上,同是西昆诗人的杨亿、张咏等就比他有骨气得多。钱惟演天圣、明道间二次由中枢外放河南,也正是因为他与权相、外戚的这种不光彩的关系为朝士劾奏所致。早在他为馆臣、预修《册府元龟》时,曾有《鹤》诗一首,云:“碧树阴浓接玉墀,几年飞舞伴长离。”“长离”,即凤。可见这首《对竹思鹤》,表面看是浮云野鹤,清高脱俗,骨子里却是一种牢骚。这只“鹤”实在是忘不了玉墀丹陛的。“第一流”云云,实有所不称。因此《对竹思鹤》作为诗来说颇有佳处,但毕竟是经不起深究的。


(赵昌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6 21:48 , Processed in 0.0478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