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8|回复: 0

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0: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释:


郑起侍郎:《宋史·文苑传一》载郑起于周恭帝初,官殿中侍御史。宋乾德初被贬后,未任京职。“侍郎”疑当是“侍御”之误。


赏析:


此诗作于北宋乾德初至太平兴国初,杨徽之贬为外官之时。向故人郑起倾诉“别离心绪”是全诗的主旨。


杨徽之与郑起二人均负诗名,于俗寡谐,同为五代周的宰相范质所赏识,擢任台省之职。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二人又被贬为外官。相同的爱好,相近的性格,一段相似的政治遭遇,使二人虽分处二地,仍鱼雁往来,互诉衷曲。


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寒食后二日为清明,首句“清明”后缀以“时节”二字,即将寒食包括在内。在此时节“出郊原”春游,乃宋时风俗,如邵雍《春游》诗即有句云:“人间佳节唯寒食。”


第二句“山城”点明诗人出游的地点。“寂寂”,用叠词渲染周围的环境气氛。柳则是带季节气候特征的植物,不但唐人韩翃有“寒食东风御柳斜”名句传世,而且宋人每逢寒食,即以杨柳等物饰于轿顶之上,四垂遮蔽。每户且以“面造枣䭅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东京梦华录》卷七)。因此,“柳映门”是寒食特有之景。


颔联二句二景,一远一近,一朦胧一清晰,如画家构图,色调和谐,笔触错落有致。值得注意的是,同时写寒食清明,柳永《木兰花慢》词:“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而在杨徽之笔下,则是“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如此色调淡雅、风物凄清之景,与前面“寂寂山城”相呼应,与都城寒食时的繁华热闹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愁思。


颈联即景抒情。“天寒”,点出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酒薄”,暗示山城的荒僻。自唐至宋,均有寒食扫墓之俗。此时此景,登高见之,倍生思家之念。诗中“易断魂”,显由“地迥”和“回首故山千里外”而来;而“难成醉”也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这两句与范仲淹《御街行》词“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有异曲同工之妙。


尾联之妙,在以问句作结。诗人本有一腔“别离心绪”,喷涌欲出,今以“向谁言”出之,于“露筋骨”之中,仍不失为唱叹之音,与全诗的基调和谐一致。


作者于西昆体盛行之时,能不雕金镂玉,不堆砌典故。颔联平仄稍有变化,颈联虽对得工整,然而略有“流水对”之意,仍不失自然流转之美。全诗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显得自然而清新。无怪宋僧文莹谓“杨公必以天池皓露涤笔于冰瓯雪碗中,则方与公诗神骨相副”(《古今诗话》引)。


(刘初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1 20:02 , Processed in 0.0437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