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9|回复: 0

正宫·滚绣球·同德清过渭川精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10: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池幽一鉴涵,碎荷枯万盖钐,遍园林乱纷纷红嵌,又一番岁序奄渐。把兴亡不用谈,咸酸且自含。咱人呵更谁知外明里暗,经纶事暂请封缄。但常将溶溶浊酒游韦曲,可索甚滚滚才名贯斗南,就里须谙。


(作者:明·康海)


作者简介:


康海(1475—1540),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武功(今陕西兴平)人。弘治十五年(1502)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正统五年(1510)刘瑾垮台后,因与刘瑾同乡被指为其党而罢官。明代“前七子”之一。有《对山集》。


点评:


这首曲子作于康海罢官还乡后与从弟德清一同拜访友人渭川。渭川所居在渭水边,环境幽静,康海《过渭川草堂》诗云:“渭川草堂清渭滨,无数好花开暮春。……凭君分我万竿竹,令我因以东卜邻。”此时正值初秋时分,暑气全收,云淡山低,秋景初现,渭川所居之草堂正对着荷花池。只见池水幽碧如镜,荷花已残,只剩满池枯叶败枝如铲如刀;园林中红叶纷繁,秋色绚烂,昭示着一年时节的更替。作者对着“岁序奄渐”,不谈古今兴亡,只谈自身况味,别是一番咸酸滋味上心头。其言“经纶事暂请封缄”貌似解脱旷达,实饱含着一种独特的冤愤悲音。故收束句则要常将醉酒游韦曲,哪管才名贯天下,“就里须谙”四字则暗藏作者无辜受黜后几多悲辛。康海被黜,虽因牵连刘瑾党附事,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其为人才高气盛、刚直耿介,因而“以才名致谤,口语招谗”(张治道《行状》),故词曲中虽不断以功名虚幻、歌颂隐逸自慰自解,但那一怀无辜被黜的冤愤,却又始终难以排解。“其中极热极怨,而表面以解脱之语盖之”(任中敏《散曲概论·派别》),正表现出康曲在本色豪放的外表中所深深蕴涵着的沉郁悲凉。


(摘自《长安吟咏》,中华书局,2016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4 10:30 , Processed in 0.0401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