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1|回复: 0

青玉案(东风卷地飘榆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0 09: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风卷地飘榆荚。才过了、连天雪。料得香闺香正彻。那知此夜,乌龙江畔,独对初三月。多情不是偏多别。别离只为多情设。蝶梦百花花梦蝶。几时相见,西窗剪烛,细把而今说。

注释:
1 《青玉案》: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第五句亦可不用韵。
2榆荚:榆钱,榆树的果实。“东风”句知此词作于春季。
3香正彻:指京城家中妻子卧室的沉香已快燃尽。
4初三:应为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初三。
5“蝶梦”句:蝶与百花喻夫妻。

赏析:
此为性德出巡塞外时的相思词。此词特别之处在于运用了悬想的手法,即词人思念对方,同时又有对所思之人的揣测。起句“东风卷地飘榆荚”是词人眼前之景,“料得香闺香正彻”却又跳跃至所思之人。在词人的想象中,妻子应该正在香雾缭绕的闺房中想念着行役远方的丈夫吧?其实是远游的词人在思念妻子,却偏偏先说妻子在想念丈夫,正与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同一妙处。虽然祭祀清朝发祥地长白山可谓一时盛事,作为扈驾出巡的天子近臣,性德亦应感到无上荣耀,然而思家心切的词人对“乌龙江畔,独对初三月”的冷清孤独并不留恋。在他看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夫妻相对秉烛夜话才是他真正眷恋的幸福时光。此词秉承了性德词一贯的感伤情绪。其实据高士奇《东巡日录》:“四月庚辰(初三),晨兴,细雨犹零,流云未歇。泛舟江中,草舍渔庄映带,冈阜岸花初放,错落柔烟,似江南杏花春雨时,不知身在绝塞也。驻大乌喇虞村。”则性德作此词时应是塞外春光烂漫,颇有似“江南杏花春雨”之处,可如此美好的春景在性德笔下绝无表现,可见在伤心人眼中,一切景物皆伤心之景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5 06:37 , Processed in 0.0449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