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2|回复: 0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9: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注释:
1 湫(qiū),深潭。此指同谷县东南七里的万丈潭,相传有龙自潭中飞出。
2 巃嵸(lónɡ zōnɡ),高峻貌。樛(jiū),树枝盘曲下垂貌。
3 蛰(zhé),动物冬眠,潜伏不动不食。
4 蝮蛇,一种毒蛇。时当仲冬,蛇应蛰伏,但因同谷气暖(即末句所写“回春姿”),故得出游。
5 这两句是说我见蝮蛇竟敢冬天出游,本“拔剑欲斩”,而终未斩之,却是为何?因为蝮蛇出游,兆示天气变暖,而天气变暖对无衣御寒的杜甫一家来说,是天大的喜讯。正因为这喜讯是蝮蛇传报的,故杜甫不忍斩之。这正反衬出生活的艰难。
6 此句谓溪壑将为我这寒苦之人回生春姿。见木叶黄落,冬日愁惨之象,故有渴盼春回大地之想。

赏析:
第六歌写杜甫出游同谷的万丈潭,见蝮蛇反常出现,不忍斩杀之,迂曲地表达了他对春讯的盼爱,也正好反映出他过冬的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2 22:55 , Processed in 0.04616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