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4|回复: 0

楚辞·九歌·礼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9: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注释:
1 《礼魂》:送神曲。自《东皇太一》请出最高神之后,陆续请出各位神灵加以祭祀。典礼结束后,敬送各位神灵归位,此时歌唱《礼魂》。又有人认为“礼魂”之“魂”当为“成”字之误,礼魂实即礼成;也有人认为“礼魂”只是《国殇》一篇的乱辞,其“礼魂”一名,与《国殇》“子魂魄兮为鬼雄”一句相应;这些说法,姑备参考而已。
2 成礼:祭礼完成。会鼓:众鼓齐鸣。芭:通“葩”,花。一说芭蕉。代:轮流,交替。姱:美好。
3 菊:一本作“鞠”。终古:久远,永远。

赏析:
典礼完成齐声击鼓,传递香花轮番起舞,美女歌唱从容有度。春有兰啊秋有菊,永不断绝传千古。
朱熹在其《楚辞辩证》中曾这样评价《九歌》:“楚俗祠祭之歌……或以阴巫下阳神,或以阳神接阴鬼。”朱熹的说法实际注意到了《九歌》的一大特点,即诗篇多采取了男女对唱亦即人、神对唱的方式。而且,这对唱的情调,还是表达男女相恋的。其中尤以《湘君》《湘夫人》为最,相互间因相思而寻找,寻找不见,即翘盼,继而猜疑,以至撇掉赠送之物。就是神,只要陷入爱,也会变得急躁多疑,正是楚国鬼神祭典人化神灵倾向的表征。《大司命》《少司命》乃至《河伯》《山鬼》都有这样的特点。如此,庄重祭祀明显戏剧化了。祭祀却以爱情来娱神,可能与远古祭祀“以身事神”的习俗有关。远古事神不外祈求生产与生育,每每伴随两性活动。从这一角度说,《九歌》之人神(男女)歌唱,是对古俗的提纯与升华。人神之间一股股“微漠的难以掩抑的深长的感伤情绪”(马茂元《楚辞选》)正是篇章最迷人的地方。《九歌》又是富于神韵的,《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一段,袅袅秋风、片片落叶,是徐徐而下的帝子衬托,微波荡漾的清影与美人眇眇相映,明晰的图景,淡淡的哀愁,是何等灵动、风情万种的妙境!《九歌》的风格是多样的,二《湘》之外,《大司命》颇带几分庄严,《少司命》则更多几分恋慕的风情;《河伯》的人神之爱如伴如友,颇有些豪情,《山鬼》则幽俏冷艳,明显有一股幽怨;《东君》的格调是热烈的,而《国殇》的风格偏于雄浑豪迈。与《离骚》《天问》相比,《九歌》各篇是短歌微吟的,不论风调如何变化,整体上活色生香、玲珑剔透的总体风格,都是十分明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8-13 15:37 , Processed in 0.0433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