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8|回复: 0

苏南转型面临诸多“难题”,相城经开区如何“破茧蝶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4: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苏南部地区(苏南),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无论是苏州,还是无锡、常州,都已受到土地、环境、资源、成本等多方面的制约。


用相关专家的话来说,“苏南在发展空间上,已几乎接近‘天花板’,解决这个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那么,进入“十四五”,苏南该如何来突破发展瓶颈,增强新一轮发展动力呢?


日前,科技日报记者在苏南城市调研后发现,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相城经开区)的发展思路和推出的举措,或许能够带来一些启发。


对标先进区,软环境上先行一步


苏州是世界的“水城”,相城是苏州的“水乡”。这里是苏州区域调整后,最新的市辖区之一。




因而,对于相城经开区来说,与如雷贯耳的苏州工业园区,以及创新实力强大的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比,无论是产业基础,还是科创资源等,都无明显的后发优势。


记者了解到,相城从正式设区至今,仅有20年的时间。而相城经开区正式经国务院批准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只有不到8年的时间。


过去,相城农业比重较大,工业层次也是相对偏低。相城经开区建设初期,也主要依靠的是乡镇企业,可以说,产业规模小,“个子矮、身形瘦”,总量低。


如何追赶?


“相城经开区自成立以来,就对标先进区,实施‘外向带动、内向驱动、特色推动’战略,明确产业定位,加大择商选资力度,在集约发展中‘工业立区’。”相城区委常委,相城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盛梦龙说。




当时,从项目引进和科技人才政策来说,相城经开区与周边城市相比,并没有大的吸引力。


“我们不拼‘硬件’,拼‘软件’。在建设软环境上,先行一步,建立起完善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树立当好‘店小二’的‘全程保姆’服务理念。”盛梦龙说。


多年来,相城经开区瞄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吸引了三菱重工、住友商事、瑞穗银行等一大批日本企业落户。


日本Whill株式会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专注于行动不便人士出行工具的解决方案,2019年在相城经开区设立了中国区的研发中心和销售总部蔚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我们落户相城经开区后,政府方面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解决了公司落地中的‘水土不服’问题,产品迅速拓展中国市场。”该公司亚太区总裁田也说,“目前,我们已在中国15个重点城市完成了市场整体布局。”


如今,相城经开区已成为全区产业强区的“主力军”、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开放开发的“主载体”和长三角“日资高地”。


融入“大虹桥”,重构“2+3”产业格局


2020年4月,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从而成为全国6个合作示范区之一。




该示范区范围覆盖相城全域,中心区域为“一核两翼”布局。其中的“一核”,即中枢服务核,位于相城经开区,占地6.5平方公里。目前,正在重点建设科创谷、江南梦、樱花园等城市功能区。


“建好中枢服务核,这既是相城经开区独有发展的新机遇,更倒逼着我们必须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因此,我们把实施产业新布局,作为全区重中之重的工作。”盛梦龙说。


去年来,相城经开区结合中枢服务核建设,充分利用作为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关键节点的优势,主动对接上海,提出了重点构建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先导的“2+3”产业格局的新思路。


为了尽快形成共识,相城经开区管委会专门举办一场名为《沪相拥抱——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战略下的产业新布局、新机遇》的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就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总体背景、发展基础、目标定位和功能布局等进行深入阐释,全区上下快速形成合作。


相城经开区经发局(招商局)局长吴晓莉说:“我们要通过主动融入虹桥—相城一体化建设,打通转型发展堵点,重构产业格局中的难点,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我们还设立了相城经开区(上海)产业创新中心,借助上海大平台为导入工业互联网产业优质资源提供更多路径。目前,已确定落地项目10余个,已注册项目5个。”吴晓莉说。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来,相城经开区以“城市会客厅、中枢服务核、城市后花”三城建设,高质量规划为引领,着力打造“城市会客厅”为实施路径,加速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加速城市更新,不断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盘活闲置地,建科创产业集聚区


记者走进位于康元路777号的长三角创新医疗科技产业园,前卫的办公楼、时尚的创新空间,很难让人想到半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设施陈旧、管理混乱的老旧厂区。


“去年以来,我们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整合闲散土地、调整产业结构,加速推动辖区企业转型升级。”相城经开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张锐说。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长三角创新医疗科技产业园将形成以高端医疗器械、医学人工智能、医疗检测服务及相关创新装备等为主的创新医疗科技产业集聚区。


如元路573号,曾经也是一片低端制造业厂区。今年初,相城经开区通过改造升级后,仅用了2个月,就“变身”成为兆耀科技园,已成功入驻智能制造、科技研发类企业5家。


“多亏经开区经发局帮我们做好了产业定位,现在入驻园区的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类项目,高端大气上档次,园区的收入也提高了,未来发展期间将更好。”兆耀科技园运营管理方负责人说。


类似这些老旧产业园区实现蝶变,为相城经开区吸引高精尖企业和人才积蓄了动力。


“我们正在以蠡塘河两岸为核心功能区,以重点发展‘楼宇经济’为主方向,构建‘1核2轴3廊4园’的长三角科创新中心,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科创产业集聚区。”盛梦龙说。


目前,依托阳澄湖国际科创园,已集聚包括蓝卓、盖勒普、琅润达、腾云数据苏相机器人、盈数智能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服务商企业近30家,涵盖能源、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形成产业集聚态势,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园”建设。


同时,以北京、上海等7个“飞地孵化器”为依托,成立“飞鹰突击队”,挂钩各大载体,主动“走出去”高效拓展项目源,将高质量人才和科创项目“引进来”,半年已落地人才和科创项目100余个。


今年,为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相城经开区率先对外发布《经开科创研究院所“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出台《经开科创研究院所专项扶持政策》,鼓励重点企业建立研究院(所)有限公司,加速开展应用研究、产业前瞻与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十四五”期间,相城经开区还将打造近100万平方米的研发空间,新增5000套人才公寓,新增办公楼宇、科创基地等载体空间10个以上,力争成为长三角城市更新迭代的典范。(许洁 科技日报记者过国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3 18:15 , Processed in 0.0405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