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入学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7|回复: 0

每日辟谣|研究发现,喝牛奶竟会增加死亡风险?切勿盲目相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2: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牛奶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饮品,不仅价格适中,而且营养丰富,为众多人所喜爱。从小就听长辈们说要多喝牛奶,对身体好。然而,就是这被人人夸赞的牛奶,最近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有文章称“喝牛奶会增加死亡风险”。






消息一出,众人议论纷纷。那么此言论从何而来?事实果真如此吗?快一起来看。


此种说法从何而来?


这则言论来自发表于英国顶级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针对的是“乳类食物摄入和男女两性死亡风险的关联性”,研究对象包括168153名女性和49602名男性,研究跟踪时间长达32年。


拆分实验研究,该则研究中按照每日乳制品的摄入量分为了5组人群:


1.“最低的一组”,每天食用0.8份乳制品(一份乳制品相当于240毫升的牛奶)。


2.“第二低组群”,每日摄入1.5份乳制品。


3.“第三低组群”,每日摄入2份乳制品。


4.“较高组群”,每日摄入2.8份乳制品。


5.“最高组群”,每日摄入的乳制品最少在4.2份以上。


通过研究对比,乳制品摄入“最高组”与“最低组”相比较,增加了7%的死亡风险。


喝牛奶真的会增加死亡风险?


1.从实验当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乳类摄入量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和总死亡风险最低的是每日摄入1.5份乳制品的那组。


虽然有人说大量喝奶对身体存在健康风险,但这并不能否定少量(适量)喝奶对身体带来的好处。任何食物都是如此,抛开剂量来谈作用和危害都是不负责任的,超量都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2.我国大多数人的饮奶量较低,有些人每日200g乳制品的量都达不到,更何谈产生风险的每日400g乳制品。


3.牛奶按脂肪的组成比可分为全脂奶、低脂奶和脱脂奶,对于身体产生负面影响最大的乳制品是“全脂奶”,其原因是全脂奶中含有更多的饱和脂肪酸物质,经常过量摄入会增加血脂异常的发生风险,甚至会诱发某些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如果平常喝奶比较多,建议偏向选择低脂奶和脱脂奶,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综上所述,上述实验研究与我国居民的乳制品建议摄入量并不冲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推荐每人每天摄入300g乳制品,这个推荐量对身体的风险很低,大家不必恐慌。


喝牛奶有哪些好处?


牛奶当中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钙,吸收率高,利用价值高;经常适量摄入不仅可以为身体提供基础能量,还可以增加骨骼密度、提高身体免疫力。


之前《柳叶刀》曾经刊登过一则研究结果:这项研究涉及了包括我国在内的21个国家的13万人,经过了9.4年的研究,涉及了全因死亡率、中风及心血管死亡率等多个指标。


研究结果显示,与不食用乳制品的人相比,每日摄入2份乳制品的人全因死亡率会下降17%,心血管死亡风险会下降23%,中风的风险也会下降33%。


喝牛奶应注意什么?


1.关注蛋白质含量


优质纯牛奶(鲜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必须≥2.9克/100毫升(克),风味牛奶(调制乳)的蛋白质含量应该≥2.3克/100毫升(克),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的蛋白质含量应该≥0.7克/100毫升(克)。


2.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购买牛奶应选择正规、大型且知名的厂家生产的牛奶,推荐购买日期更接近于生产日期的牛奶。




3.每日坚持适量摄入牛奶(奶制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建议成年人每天应该摄入300克(毫升)液态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300克酸奶或37.5克奶粉或30克奶酪)。


对于儿童、青少年、妊娠期女性、老年人以及骨质疏松患者等特殊人群,可以适当加量摄入奶类食品。


4.特殊人群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奶制品


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选择舒化奶或者是发酵酸奶;肥胖或者血脂异常人群可以选择低脂牛奶和脱脂牛奶。


综上所述,牛奶中含有蛋白质、钙质等近百种人体所需的成分,对于“喝牛奶会导致早死”这类言论,大家一定要科学看待,切不可盲目相信。



本文专家:王思露,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中华人民共和国HACCP食品体系内部审核员


本文审稿: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入学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滚动|柠檬大学 ( 京ICP备13050917号-2 )

GMT+8, 2025-9-6 12:16 , Processed in 0.0338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